第262章 打鐵花

發佈時間: 2025-08-20 07:53:15
A+ A- 關燈 聽書

新年越近,豐耕縣每日進城的人就越多。

昨日福家和謝家到了,今日文晉也攜家帶口的來了。

“小王爺、林姑娘——”

林寶初和沈戟剛出門,身後就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回頭一看,是文晉探着腦袋在衝他們招手。

兩人退到一旁,給文晉的馬車讓路。

“文大人,你怎麼來了?”林寶初開玩笑說:“來控訴我讓你們池州府的百姓過年還幹活了?”

留在工地的那一百多工人裏面,有七成是池州府的。

文晉讓車伕停了馬車,從車上下來。

“林姑娘說笑了,在下是來豐耕縣過年的,順便領幾個工人家屬來看看。”

那些跟着一路過來的工人家屬,他已經讓他們自己去工地裏了。

反正宿舍一眼就能看見,他們能自己去。

“小王爺、林姑娘,你們給工人發年貨的事兒我聽說了。”文晉豎起大拇指,又欽佩又感慨,“你們都是好人!”

要是其他莊子的人也能這麼對長工和佃戶,百姓們何愁日子不好過?

林寶初笑了笑,“文大人,快去辦理入住吧,晚了就沒客房了,我們一會兒也還有事兒。”

“對對對。”文晉一拍手,趕緊上車。

他這一路過來,遇到不少跟他們同行的車馬。

晚了還真怕訂不到客房。

他可是跟妻兒父母把話吹出去了,說豐耕縣的客棧是天底下服務最好的客棧。

文晉朝客棧去了,林寶初和沈戟則拐了個彎兒,朝鐵匠鋪去。

“陳叔。”

過年前的鐵匠鋪生意紅火,不少百姓等在門外,找陳春補鐵鍋或者打新的鐵鍋。

看到林寶初和沈戟過來,陳春將手裏打到一半的鐵鍋交給兒子。

抹着汗走出來,憨笑說:“小夫人,你總算來了,我已經練得差不多了,你等我準備準備啊。”

“陳叔在練什麼?”沈戟聽不懂。

出門的時候,林寶初只是說要去鐵匠鋪,沒說來做什麼。

他都不知道林寶初想做什麼,陳春倒是先知道了。

林寶初看了眼在排隊的百姓,猶豫道:“陳叔,會不會耽誤您生意啊?”

“不會不會。”陳春讓她放心似的,強調:“我兒子和徒弟都在鋪子裏,忙得過來。”

林寶初想想也是。

而且她接下來要做的這件事,事關全縣的宣傳和口碑。

她無論如何都需要陳春的幫忙。

“那咱們走吧。”

“好,小夫人你等會兒,我端鐵水去。”

陳春轉身回了鐵匠鋪,到爐子旁邊弄着什麼。

沈戟這纔有機會插話:“阿寶,你又想做什麼?”

林寶初偏着頭笑,“沒什麼啊,就打鐵花而已。”

“打鐵花?”沈戟還是聽不懂,“那是什麼?”

一個連種地都不講技術的朝代,其他的就更談不上。

盛朝的打鐵技術,還停留在原始的制形上,沒有研究其他用途。

上次林寶初來找陳春給工人們打炭盆,看到打鐵時飛濺閃光的鐵屑。

正好那個時候她在煩惱,過年要來點什麼震撼的節目。

於是就想到了打鐵花。

跟陳春說了此事,陳春表示很樂意幫忙。

所以這小半個月以來,他一有空就用沙子、用水來練打鐵花。

已經練到能將水打出濛濛細雨的感覺了。

畢竟林寶初爲大家夥兒做了那麼多,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

大夥日子好過了,找他打鐵鍋的也就多了。

他要是連這點忙都幫不上的話,那真的太對不起林寶初了。

林寶初指着鐵匠鋪里正在打鐵的人,“你看,他們打鐵的時候,飛濺出來的鐵屑在閃光,那就是小小的鐵花。”

沈戟還是不明白。

也不容得他搞懂,陳春就提着一口鉗鍋出來。

鉗鍋裏是金紅的鐵水。

“小夫人,你看這成不?”陳春指着鉗鍋裏的鐵水問。

林寶初也不知道,所以纔要提前找陳春到空曠的地裏去試。

“陳叔,用了這些鐵水,不會耽誤您生意吧?”

“小夫人你放心,我都是照你說的,拿收回來的舊鐵鍋化的水。”

“好,那咱們快走吧。”

三人一塊往城外的田間裏去。

他們找了塊空地,準備在這裏試一試。

“相公,把柳木棒給我。”

昨日林寶初發年貨的時候,沈戟不在,就是去幫她砍柳木去了。

柳木棒一頭鑿了口子,用來盛放鐵水。

新鮮的柳木棒韌性好,且含有水分,可以承受鐵水的高溫。

林寶初看過打鐵花,但也僅僅是看過。

之前她也是憑藉記憶,向陳春演示了打鐵花的姿勢和模樣。

真正打鐵花的時候,還是得靠陳春自己的領悟。

成與不成,她也不知道。

“陳叔,用新的柳木棒吧。”林寶初把兩支柳木棒遞給陳春,“您先試試手感。”

陳春接過柳木棒,抓了一把地裏的土就打了起來。

林寶初在一旁給鉗鍋底下添炭火。

剛纔來時鐵水溫度下去了些,他們要等到鐵水重新融化才能用。

“陳叔,力道千萬不要收着,越用力,越安全。”

第一次練習,林寶初不禁跟着緊張害怕起來。

不停地叮囑陳春。

反倒是陳春在安慰她:“小夫人,我在家已經打過幾次了,沒事兒。”

爲了不辜負林寶初的期待,晚上鋪子打烊的時候,要是鉗鍋裏有剩的鐵水,他就會拿來試一試。

一開始確實害怕,但真正試過之後才知道,鐵水其實沒那麼燙。

再說了,他幹了十幾年鐵匠,又怎麼會怕燙?

“您已經試過了?”

林寶初往陳春的頭髮和胳膊上看,並未瞧見什麼傷。

“那我們就拭目以待了。”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