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認罪

發佈時間: 2025-08-20 08:07:30
A+ A- 關燈 聽書

有人負荊請罪跪在縣衙門口一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豐耕縣。

一時間,縣衙被團團圍住,

看熱鬧的,看笑話的,還有猶豫要不要一起跪的,全都過來了。

扶貧小隊其他人紛紛聞訊趕來,推開人羣。

朱金華看着跪在地上的人,沉聲問:“你們這是在做什麼?想逼小夫人就範嗎?!”

帶頭負荊請罪的男人是個憨厚老實的,一張方形黑臉在太陽下暴曬,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一樣,把泥地都濺溼了一層。

他挺着背,荊棘刺紮在背上,血混着汗滑落。

“小夫人,我乃三溝村邱大志,我做了錯事,拔了你家半畝茄子,我有罪,請小夫人責罰!”

“嘿,我說你請罪聲兒還這麼大……”

朱金華恨鐵不成鋼,指着邱大志的腦袋說教。

話音未落,就被身旁的一個瘦弱老頭打斷。

“小夫人,俺是六溝村的,俺、俺見村裏人都去搶東西,我也去,去晚了,搶了兩個被踩壞的南瓜,我有罪……”

老頭身子骨看起來不怎麼好,說一句話都要喘半天。

朱金華都擔心他隨時會暈過去。

不過,既然他們是來交待事情的,那就不無辜。

朱金華對人羣裏其他扶貧小隊的人,說:“去弄些水來給他們喝,再弄幾張桌子和紙筆,將他們所說的罪行全都記下來。”

“成!”

扶貧小隊各自散去,又很快回來。

他們在縣衙後院的籬笆前擺桌,提筆記錄這羣人的罪行。

其他圍觀的百姓見狀,一個個的,神情十分複雜。

他們並未散去,也未說話,就是站在旁邊看着。

似乎是想看看認罪了之後,會發生什麼,同時也想看看林寶初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對於縣衙後院正在發生的事情,林寶初並不知道。

她從菜園回了房間之後,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不知道在想什麼。

直到沈戟回來。

沈戟把門打開,讓門口的風和窗子的風穿堂對流,待在屋子裏會舒服些。

林寶初躺在竹蓆上假寐,眉心的煩躁出賣了她。

“在想後院的事嗎?”沈戟在牀邊坐下,給她扇蒲扇。

林寶初知道沒騙過他,只好睜眼,扭頭對上他的視線。

她一言未發,沈戟卻好像已經知道她在想什麼了。

他輕聲道:“我知道你心裏有壓力,不想做選擇,那就別管了吧,一切有我扛着呢。”

沈戟瞭解林寶初。

後院那羣負荊請罪的人,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他們這麼做都會給林寶初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林寶初選擇原諒或者不原諒,都不對。

原諒,她就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扶貧小隊,以及他們曾經的付出。

不原諒,外面八月的太陽滾燙,其中還有孩子和老人跪着。

她良心會不安,也會讓人覺得她冷血無情。

“那麼多地被踩壞,我真的不甘。”林寶初還是心疼那些被薅禿的菜地,和被惡意踩踏的稻田。

浪費糧食和破壞農作物的行爲,對於一個種地人來說,真的很難接受。

爲了搶農時,她帶傷出院去地裏。

到頭來,還是沒保住地裏的東西。

如今農時已過,莊稼再也無法補救,損失的又何止是這簡簡單單的一茬莊稼?

這一茬莊稼,是豐耕縣最後的保障啊!

“還有我的葡萄園……”

林寶初用胳膊擋着眼睛,兩個葡萄園都遭到破壞。

葡萄藤被從底下砍斷,今年的葡萄能有三成收成,已經算老天爺眷顧了。

沈戟知道她心裏很難受,他往前挪了挪,扶起她抱在懷裏。

大手不斷地撫順她的背,給她無聲的安慰。

林寶初打從她轉身回房之後,一天一夜了,都沒有再露過面。

喫的喝的,都是由沈戟帶到房間裏給她。

至於後院跪着的那些人,也撐了一天一夜。

他們不僅沒有散去,反而前來跪下交代罪行的人,越來越多。

扶貧小隊輪着休息、喫飯,除此之外,便一直在記錄。

“把孩子抱回去,不然罪加一等!”朱金華呵斥道。

他同扶貧小隊幾人做了商量,讓跪着的人把孩子抱回去,其他人愛跪多久跪多久。

就是不能用孩子來做籌碼。

人羣裏若有人跪暈了,許良弼的湯藥就隨時在一旁候着,只要不死人,怎麼樣都行。

直到他們堅持不下去,自行散去,或者等到林寶初肯出現爲止。

“佟娘子,快給我磨墨,我的墨幹了。”許牧埋頭奮筆疾書,額頭上的汗大顆大顆滴落。

紙溼了,墨幹了。

這幾日的天氣非常炎熱,並且無風。

太陽刺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許牧等人桌子前,排了長長的認罪的隊伍,大大小小都有。

扶貧小隊認真記下每一筆罪狀,給林寶初留着,日後好算賬。

如果林寶初不要這些罪狀,他們就自己留着,他們害得林寶初閉門不出,不管縣衙,那也是錯!

“來了。”

趙佳兒和沈箏、福珠,奔走於各個桌子中間。

給他們磨墨、倒水。

前來負荊請罪的人越來越多,一人一條罪狀也夠扶貧小隊把手抄斷了。

認完罪,他們就到人羣中,找個地方自己跪下。

池朔和謝執站在一旁看,對於眼前所發生的事情,他們是震驚又覺得不可思議。

“竟然真的有人能做到這種地步,這樣的民心,真是可怕。”

謝執有不同於他的意見,“什麼民心,不過是涉及到了自己的利益,所以纔來認錯罷了。”

要是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不相信會有百姓肯來這裏跪林寶初。

池朔點點頭,覺得謝執說得也有道理。

“唉,這天下熙熙攘攘皆爲利來,林姑娘要是真不管豐耕縣了,我還覺得挺可惜的。”

林寶初的治民之術太過另類且有大用,肅朝百年均無記載。

他若能學了去,那他這個皇帝當得纔不會留有遺憾。

“去,搬張椅子沏壺茶來,朕要坐在此處親眼看看後面會發生什麼。”

池朔頗有閒情逸致,吩咐下人去準備。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