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縣衙辦事還得拿號?

發佈時間: 2025-08-20 08:32:36
A+ A- 關燈 聽書

今年月圓節的客流量,是豐耕縣有史以來最多的。

再加上兩朝皇帝都在,林寶初更是鉚足了勁兒迎接各位來客。

把花燈、打鐵花都安排上了。

月餅她也做了很多,兩個客棧都有售賣。

爲月圓節,豐耕縣衙做了很多準備。

但爲什麼偏偏把他們晾在一旁不理會?

沈琅歇了兩日,就連那幾個老大臣們都養足精氣神了。

林寶初和沈戟也只有在他來的那晚請過一次安,然後就再也沒出現過。

他就這麼不招人待見嗎?

沈琅下樓,打算親自去找林寶初和沈戟。

一下樓,沈琅與賀秉兩人就碰上了池朔。

池朔拿着一支西瓜冰棍從後廚的方向走來,“沈兄、賀將軍,這是要出去啊。”

沈琅衝他點點頭,“嗯,去看看九弟和寶初。”

賀秉盯上池朔手裏的冰棍,“池兄喫的是什麼?”

“冰棍啊。”

池朔像看兩個怪人一樣,看着他們二人,“你們來了兩日,沒喫過冰棍嗎?”

豐耕縣好喫的東西,每次來都不一樣。

他們來了兩日,竟能忍得住不嚐嚐?

沈琅與賀秉確實沒喫過。

他們從盛京城趕路到豐耕縣,一個地北,一個天南,身子骨再好也喫不消。

在客棧休息的這兩日,都在調理身子,喫得也很清淡忌口。

別說喫冰棍了,他們連辣的菜都不敢碰。

池朔離豐耕縣近,騎馬只需五六日。

再加上過兩朝邊關的時候,關卡處還有招待所可以喫飯、洗澡、休息。

他在關卡那裏歇息一晚,再趕路到豐耕縣,就又精神百倍了。

賀秉對沈琅道:“三爺,你等着,我去跟客棧要兩根。”

“不用。”池朔攔住賀秉,“出門就有的買,你們不是要去縣衙嗎?走,我跟你們一塊去,出門再喫。”

池朔這個外人,對豐耕縣,比這兩個本朝人都熟。

從客棧出來,他就帶兩人坐上黃包車。

“車伕,路上遇到賣冰棍的就停一下,這兩位爺想喫冰棍了。”

車伕連連應聲:“好嘞爺,您坐穩了。”

沈琅坐在車上,默默反思朝廷對豐耕縣有多麼的不關心。

也在感嘆,豐耕縣變化太大,朝廷逐漸跟不上他們的腳步了。

車伕在路邊攔下一個賣貨郎。

賣貨郎打開掛在身前,裹得厚厚的箱子,笑臉迎客。

“爺,我們有西瓜味的還有綠豆味的,一文錢一支,您要哪種口味?”

“各來一支吧。”

賀秉大手一揮,掏出一錠銀子。

一旁的池朔勸道:“賀將軍,來一支就行了,這會兒天熱,兩支你吃不了,化了。”

那賣貨郎也是這般意思,且有些爲難。

“爺,這麼大錠銀子,我找不開啊。”

賀秉見狀,要了兩支紅的,把其中一支遞給沈琅。

接着道:“給車伕們也都來上一支,不用找了。”

不過一錠碎銀子罷了。

賣貨郎高興不已,“小的謝過爺賞。”

買了冰棍,三人繼續朝豐耕縣衙去。

這會兒已快到午時,縣衙卻依舊公務繁忙。

甚至還要排號!

“幾位公子可是要來辦事?前方還有七人在辦,請公子拿號稍作等待。”門口的衙差把三人攔下。

衙差態度親和,臉上始終帶着憨厚的笑。

腰間的刀藏在身後,儘量不讓自己嚇到前來辦事的每一位百姓。

沈琅三人沒帶侍衛、沒帶下人。

衙差也不是前日值班的人,自然認不出三人。

而且這幾日來縣衙辦事的,有不少錦衣華服的外地人。

秦恭、厲瀾等人更是時常進出縣衙,面對這些個貴公子們,衙差早已見怪不怪。

“拿號?”

池朔看着衙差遞來的,如佩玉大小的木牌,頗爲感慨。

“嘖嘖嘖,豐耕縣衙了不得啊,辦事兒都得拿號了。”

百姓向來畏懼衙門。

豐耕縣的縣衙,居然火到要拿號進去辦事了。

這是得是多大的信任,多大的公信力啊。

賀秉道:“我們不辦事,我們是來找小王爺的,他可在?”

那衙差會錯意,臉上也不見尷尬,收回手裏的木牌,“在的,三位公子請自便。”

拿號辦事的百姓,都等在辦事大廳檐下走廊。

那裏蔭涼,曬不到太陽。

屋裏,是陣陣對話交流的聲音。

還有噼裏啪啦的算盤聲兒。

沈琅三人直接進門。

“九弟、寶初。”

林寶初聞聲擡頭,看到是他們三人,有點意外。

“你們怎麼來了?”

“來看看你們在忙什麼啊。”

池朔相當不客氣,熟得像在自己家一樣,自己倒水喝,然後在屋裏到處溜達。

反倒是沈琅和賀秉很有客人的模樣,乖巧地在茶水區坐着。

沈戟、林寶初、商卓三人放下手中的事情,都過來陪着。

“皇兄今日來是爲何事?”沈戟問。

沈琅能說自己被忽略了,所以特地來找存在感的嗎?

不能。

“無事,只是好奇你們在忙什麼罷了。”沈琅看着熱鬧的辦事大廳,“快午時了,你們還這麼忙?”

一個小衙門,比他這個皇帝都忙。

林寶初解釋說:“最近城裏回來了許多流放戶,大家都在忙着給他們辦戶籍、分銀兩。”

“分銀兩?”

賀秉以爲自己聽錯了,“分什麼銀兩?”

爲什麼流放戶回豐耕縣,縣衙要給他們銀兩?

“是縣衙租地耕種的錢。”林寶初說:“之前一些百姓離開的時候,田地未能變賣出去,衙門擅自佔用種了西瓜。”

“佔用的田地,我們都記着賬。”

“如果他們回來,就按照租地分成的規定付租金,要是不回來,五年後這筆錢便自動歸繳縣衙。”

沈琅大爲震驚。

百姓荒棄的田地,朝廷一般不會關注,更別說利用它種東西。

可豐耕縣衙不僅做到了,還做得這麼好!

這纔是真正的爲國、爲民做實事。

若是每個縣衙都能如此善於利用田地,自身求發展創造經濟,而不是把腦筋放在搜刮民脂民膏上。

那朝廷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家國也能更和諧、更安穩。

果然!

豐耕縣不容小覷。

沈琅稍微平復激動的心情,“九弟,那你方纔在忙什麼?”

沈戟道:“豐耕縣年底要修農田水利,我方纔在跟商大人一起探討地形。”

前幾年大旱,他曾踏遍豐耕縣尋找水源。

對於豐耕縣的每一條河流,他都了熟於心。

所以剛纔在跟商卓一起就水利一事,共同探討。

林寶初算是看出來了,沈琅這是閒了呀。

“皇兄,今晚戲院有小品,一會兒我讓人給你們和幾位大臣送票去,晚上去看看吧。”

她面露歉意,“再過兩日就是月圓節,我和相公還得忙幾日。”

沈琅被她看穿,但她未戳破,他還能強求什麼?

“也好。”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