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睿誠王府
林淨月特地讓雲華郡主給她安排了一個安靜的角落。
既能聽戲,又不至惹人注意。
雲華郡主問都不問緣由,利落答應了,安排好林淨月後,拉着四公主坐到昨晚坐過的最前頭,慢慢品着戲。
四公主回頭朝後看了一眼:“你不怕?”
怕什麼?
順着四公主的視線,雲華郡主看到獨自一桌的太子妃,跟前圍了一大羣人。
但這些人,都被東宮侍衛攔在外頭,不讓靠近太子妃。
唯獨徐文洲的夫人朱巧,和唐成安的夫人被放了進去,正與太子妃低聲說着話。
“長了眼睛的都知道不得去招惹太子妃,沒長眼睛的蠢人,我攔着也沒用。”
四公主一想也是,乾脆不再多想,眯眼隔着半片湖,打量剛上臺還未唱戲的旦角:
“這……是個男子吧?瞧着還不錯,唱罷,不如請他來喝杯酒?”
雲華郡主一看,妝容美豔,身段如柳……這不是彭班主嗎?
再一想彭班主剛剛及冠,模樣身段上佳,與四公主時常來往的幾個面首相差無幾……
她嗆了一下,在四公主問詢的視線中,緩緩點頭。
沒過多久,雲華郡主又忍不住問:“你不怕駙馬……擔心?”
四公主下意識左右看看,梗着脖子道:“我和他們之間清清白白,你可別誤會,污了他們的名聲!”
雲華郡主眼角一抽,心底納悶,嘴上卻不問了。
想來,四公主與駙馬之間,並非她想的那樣。
一一和朱巧、二夫人打了招呼後,鑼聲便響了。
衆位夫人小姐官員悻悻落了座,不敢再去打擾太子妃。
這時,小令子悄悄領了個人過來。
那人正是成遠侯府的陳管家,一見太子妃,趕緊行了大禮。
起身後一五一十將府上近些天發生的事都說了出來,重點提了下唐映柳不知怎麼的跟裴織錦槓上了,三五不時就去找茬,裴織錦不得不抽出大量時間與精力應付。
反倒叫唐景顏得了喘息的機會。
聽在石榴院伺候的兩個丫鬟說,唐景顏最近都不怎麼打罵她們了,也不成日裏怒罵太子妃、老夫人和裴織錦了,只怕她暗中謀劃着什麼事。
陳管家壓低聲音,小聲提醒:“老夫人也覺得不對,特地命小的與太子妃說上一聲,以免事務繁忙未能及時察覺。”
林淨月垂眸盯着杯盞。
唐景顏如願進了侯府,發現侯府日子與她所想的完全不同,卻又回不去林家;而唯一的依仗周肆然,又身在北疆,不可能也不會替她做主。
換做旁人,只怕老早就安分了,但唐景顏乃是重生的,她定不甘心老老實實窩在侯府窩在石榴院……
![]() |
![]() |
而她如今能求助的人不多,上輩子與她苟且過的三皇子,正是其中之一。
如此也能解釋,三皇子最近爲何堅持要見她。
只怕唐景顏給他出了什麼主意,叫三皇子來試探試探她……
“你回頭跟祖母說上一聲,這事,我知道了。”
“是。”
陳管家轉身欲走,又想起一件事,猶豫了片刻,小心走上前,輕聲提了一句話:
“先前老夫人命我等蒐集與周肆然有關的情報……他分明是北疆的人,卻查不出他生父的身份,亦找不到幫周家母子進京的那位舊交。”
林淨月瞳孔微微一縮。
等陳管家走後,她不停回憶前世的記憶。
上輩子……似乎聽周母提過幾次周父,但都是當着周肆然的面說的,私底下,從未聽周母對周靈然和周隨然說過半句有關周父的事。
而且當着周肆然的面提起周父,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
就是做了虧心事,要周肆然替她們擺平,來回哭訴周父若還在,定不會讓她和兩個兒女受盡欺凌。
每每提及周父,周母總能得償所願,拿捏住周肆然。
借周肆然,來威逼欺壓她林淨月……
林淨月隱隱覺得這事有點古怪,得找個人仔細查上一查,但吳庸去了北疆,小令子又是太子的人,她用着不太放心……
正沉思時,小令子又領着萬掌櫃趕來。
她出宮時提前給幾間鋪子散了消息,若有要事,都能低調從後門進來稟告。
萬掌櫃擦去額頭上的冷汗,只說了一件事:“趙錦凌生了,是一個小丫頭,長得格外白淨。”
林淨月微怔:“她不是還沒到月份?”
“這……”萬掌櫃尷尬地解釋道,“趙家人不知怎麼的,找着了時姑娘住的地方,趙姑娘這幾日稍稍鬆懈了些,就被他們找上,要銀子要鋪子的,一時情急,就生了。”
“不過太子妃放心,那趙家人,都被小八扭送去了衙門,捱了好一頓板子。”
見林淨月面露疑惑,萬掌櫃繼續道:“趙家人不拿自個兒當外人,一進院子就將屋裏的首飾細軟往兜裏塞,那些可是陛下御賜給時姑娘的。
小八通通拿了回來,將他們扭送去衙門時,提了一嘴。”
擅動御賜的東西,擅闖官員家中,趙家人捱了一頓板子後,又被抓進了大牢,不一定什麼時候能被放出來。
林淨月隱約記得上輩子,趙家人似乎鬧過一樣的事,只不過當時她毫無權勢,只能任憑趙家人砸了莊子。
“小八做的不錯,賞。你再多找幾個人護在時芸院子外,她現在好歹也是個大官了,可不能太寒磣。
至於趙錦凌,孩子滿月,你替我送份賀禮過去。下回去往南境採買的時候,找個人跟左常淵說上一聲,叫他放寬心。”
萬掌櫃退下後,就到了義賣的環節。
林淨月看着一個個官員,呲着牙咧着嘴,滿臉心疼地喊價拍賣,忍不住挑了下眉毛。
在朝堂上彈劾東宮時,不是非常起勁?
說什麼她賺了那麼多銀子,又是太子親征邊關,東宮出銀子實屬正常。
現在輪到他們自個兒爲邊關出銀出力,就心疼起來……
林淨月稍稍看了兩眼,這會兒拍賣的玉環,是敬茶當日淑妃,也就是現在的淑貴嬪給她的賞賜。
不記在內務府的冊子上,她可隨意使用。
尤記得彈劾她的一羣言官裏,就有淑貴嬪的親人,正好拿這玉環,叫淑貴嬪爲苦寒的邊關,出一份力。
看罷義賣,林淨月起身,打算早點回宮,還沒走幾步,卻被一道輕柔的聲音喚住:
“小民彭玉,求見太子妃,願做太子妃掌中刀,爲太子妃,清掃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