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兒臣敢以項上人頭擔保!

發佈時間: 2025-08-24 18:45:17
A+ A- 關燈 聽書

唐景顏瞟一眼周母,就能猜到她是個什麼想法,不由得嗤笑。

林淨月能如此囂張,全是太子給的底氣。

她若不是太子妃,莫說旁人,就是周肆然和周家人,都不會多看她一眼!

唐景顏眸子裏怨毒與陰冷交錯,望向掀開簾子往外看了一眼的林淨月。

林淨月搶走她侯府千金的身份和本該屬於她的東宮之主位置還不夠?

還要來搶周肆然不成?

貪婪無度,真叫人噁心!!

唐景顏再一想,林家久久拖延回江南的時間,硬逼她在半個月內拿出五萬兩銀子,方得滿足……

轉念間,便起了心思,打定主意催促三皇子那邊動手。

東宮依仗離開後,炭火鋪子斜上方的茶館處,兩個人難以置信地眨眨眼,回頭去看特地領他們過來的彭班主。

“這……剛剛過去的那輛馬車裏的那人,怎麼跟老林家的小女兒,長得一模一樣?”

另一個人接了話:“我看也像,就是好幾年沒見着她了,又有些不確定。”

彭班主微微垂眸,耐心地道:“她乃東宮太子妃,名喚,林淨月。”

兩人瞳孔驟然一縮。

彭班主一看兩人的神情,就知主子猜對了。

一個,十五年前曾是林家老宅的下人;另一個,是當年產婆,親自爲蔣氏接的生。

再到北疆尋到爲林恆安指點迷津的老道……一切都將水落石出。

另一邊,

泊春坐進了馬車裏,慢慢跟太子妃說着閒話:“您覺得那彭玉可信嗎?他跟別人不同,竟不是爲自個兒投奔太子妃名下,竟是爲他的主子……”

林淨月正閉目養神,聞言平靜地道:“彭玉的戲班子來自江南一帶,蕭染青亦是江南中人。

且他身爲武狀元,沒必要爲投靠我,故意去查當年舊事。”

泊春一想也有道理。

彭玉那日投誠時,拿出的信物和說出的事,與太子妃的記憶都對得上。

“奴婢只是覺得太巧了。今科武狀元,竟是您當年好心救過的小戲子……奴婢可還記得,您將攢了好幾年的銀子全給了他讓他治病,可惜……”

可惜聽當時的班主說,那小戲子得了銀子也治不好,最後病死了。

卻不想並非病死,而是改頭換面了。

林淨月也覺得有些巧了。

再一想前世蕭染青死於時疫,她緩緩睜開雙眼:“這事,你可別跟他人談及,便是滿枝和小令子,也不行。”

倒不是不信任他們。

一次次相處到了現在,林淨月對他們二人,自是信得過。

只是……信得過,到底不可能跟泊春同日而語,甚至遠隔天塹。

誰讓泊春從小就跟着她,與她一道受過苦遭過罪,一道經歷了太多太多。

泊春認真記下,琢磨片刻,又小心地跟太子妃提了句當日託吳庸幫忙一事。

她記起這事,仍有些憤憤不平:

“那日答應得好好的,誰知一去北疆,竟沒了任何消息!是我所託非人!”

泊春全身心信任太子妃信得過的人,只不過在氣惱吳庸答應了這事,卻久久不應諾罷了。

林淨月聞言,眉頭微皺,喊來滿枝,低聲交代了幾句話。

滿枝愣了下,立即喊來兩個東宮侍衛,讓他們回城,將嚴歲、嚴母和和離完畢的吳母都帶到一捧雪中,叫萬掌櫃暫且將三人安置好。

名爲安置,實則看住了。

泊春心中一驚,趕緊跪下認錯,惶惶地道:

“奴婢知錯,還請太子妃責罰!”

林淨月頭一回沒有立即叫她起身,揉按了下眉心,盯着泊春看了一會兒:

“我記得早就交代過,別跟任何人提及這事。”

泊春一咬牙,不敢再有絲毫慶幸,將心中的念頭全部傾吐而出:

“奴婢就是看不慣林景顏入侯府後,仗太子妃的勢,得享榮華富貴!

還有那林家,雖給了太子妃和我一口飯喫,但行事太過偏心,半點也不像您的親生父母。

奴婢就想啊,林家跟林景顏蛇鼠一窩,誰知道會不會故意拿走信物,把林家親生的女兒,當成侯府千金養着。

而將您……”

泊春小心翼翼解釋了一大通,林淨月情緒並無半分起伏。

林家也好,成遠侯府也罷,誰是親生的,對她而言都沒什麼區別。

“看在你一心爲我的份上,就不重罰,只罰你一個月的月銀以作懲戒,你可接受?”

泊春一刻也不敢耽擱,趕緊接了懲罰。

她細細想來,也覺得此舉不妥。

雖說泰豐帝下了旨承認小姐的身份,但難保被有心人惦記上。

吳庸又是個重利的,萬一呢?

泊春抿了抿脣,主動跟滿枝換了換,受着涼風一路步行來到行宮。

行宮一片寧靜,朝廷卻再起波瀾。

起因是太子和忠勇侯鄭衛疆快馬送回的奏摺,一個稱行軍北疆途中,糧草被下藥、致使將士抱恙,又有人在營地附近灑了佑引狼羣的藥粉。

以及,草原得了太子親至邊關的消息,派了一隊兵馬偷入北疆攔截。

而鄭衛疆所寫的奏摺裏,則更爲可怖:

邊關有人與草原勾結,險些打開城門害死滿城百姓!

早朝上,滿朝文武跪在殿上,大氣都不敢出。

整個宮殿針落可聞。

良久,泰豐帝聲帶怒氣:“老二老三老六老九,你們說說,太子出行,是誰暗中作祟,又是誰故意往草原透露的消息?”

二皇子當場冷汗浮上額頭,一句也不敢解釋,跪伏在地。

偏生泰豐帝第一個點了他的名,他不能,也不敢不出聲。

二皇子硬着頭皮開口:“父皇明察,忠勇侯亦在邊關,兒臣的正妃鄭越更是與太子同行北疆……兒臣絕不可能做出這等要命的事!”

三皇子緊隨其後,趕緊表起忠心:“太子乃是兒臣的親大哥,又是父皇最爲看重的儲君,兒臣再是蠢笨,也不敢對太子對北疆下手。

兒臣敢以項上人頭擔保!”

六皇子和九皇子先後表了忠心,又提及先不論他們並無犯上之意,他們縱有異心,手底下也沒有膽敢下手的人。

三皇子聞言,忍不住當場指着六皇子痛罵。

老六這狗東西,擺明了是在隱晦點出鎮國公府!

畢竟四個皇子中,唯有他的舅舅鎮國公手握兵權,在軍中有人手!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