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冊封太子!不識趣,那就別活了

發佈時間: 2025-08-25 08:02:50
A+ A- 關燈 聽書

汪順細細回道:“太夫人收到您的賞賜,激動得吐了血,下令不許流言傳播,但太夫人身邊的老貨別有想法。”

“昨兒藉故給太夫人買愛喫的點心,出了府,與沈國公府的人悄悄見了面,沈國公府的人轉頭又找了機會去了一家首飾鋪子。”

“奴婢去找長天姑娘問了問,她說,那首飾鋪子幕後老闆是廖家老夫人的孃家人。傍晚,廖家那邊讓人拐了十八彎之後傳了消息進周家。”

“那老貨得了廖家的吩咐,立馬以太夫人的名義讓各大茶肆的說書先生、市井販子傳播流言。不過奴婢已經先一步把那些收錢辦事兒的,全都扣下了,沒有一句不盡不實的消息傳出去。”

茶煙嫋嫋攏着蕭承宴陰沉的面容。

太后的身世。

他也是無意中發現。

之前不說破,是給她和太夫人留點兒臉面,也是因爲太后或許並不知自己是通間所生。

不過她們既然搶着撕破臉,那麼該死的,也該收拾收拾上路了!

“繼續。”

汪順接着道:“而那老貨回去後服了假死藥遁逃了,暫時沒抓她,不過已經派了人悄悄盯着。奴婢斗膽猜測,廖家分明知道太夫人和太后那點小心思。”

“所以安插了人在太夫人身邊,爲的就是挑撥太夫人和太后,去對付皇后娘娘和兩位小皇子的,心思真可謂惡毒!”

“只是他們沒想到,太后居然會威脅廖貴人,給她辦事兒,讓廖貴人提早暴露了!”

廖家。

動作確實是小心之極。

從前沒懷疑他們有疑心,不會刻意深查,自然發現不了任何不對勁。

對方在朝堂沉浮了四十載,做事老練、精明狡猾,又是可以作爲暗裝,只怕是宮變成功,也不會表露出來。

好在皇后細緻入微。

宮變那日察覺到了對方的不對勁兒。

否則,再過個十年,又要有一場腥風血雨發生了!

蕭承宴將茶盞隨手擱在御案上。

茶盞沒落穩,磬哐翻倒,滾了一圈兒,掉在了堅硬的金磚上,四分五裂:“派太醫院的人去給太夫人診治。”

汪順蹲身收拾。

他是聰明人,知道帝王未盡之意。

“奴婢明白,這就去辦!”

了結了一樁陳年舊事。

蕭承宴緩緩呼出了一口氣:“事兒辦得不錯,想要什麼賞賜,回頭給你。”

汪順賣乖道:“能爲陛下辦事兒,是奴婢的福氣,不用賞賜。”

蕭承宴撇了他一眼:“裝!”

想了想。

“北郊有一塊五十畝的良田,賞你了!”

農田是民生之本。

能得帝王賞賜皇田的,要麼是宗親、要麼是大員,體現的是陛下的看重和恩寵。

哪怕只有五十畝,也是天大的恩賜。

汪順又高興又激動,跪地,重重磕了個頭:“奴婢是陛下的奴婢,自當爲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蕭承宴起身往外走。

“朕要的是你的忠心,你是你的命!保持你的忠心,朕不會虧待了你。”

汪順屁顛兒地跟上。

他當然懂這個道理。

他沒爹沒孃沒牽掛,有錢有權有臉面,誰也威脅不了他,也收買不了他。

只要一門心思地侍奉帝王,將來總能有個體面的葬禮。

……

此刻的椒房殿。

宗室之中最德高望重的九皇爺爲冊封使,禮部尚書爲副,在宣讀冊立儲君和親王的聖旨。

林濃引導兩個孩子接旨。

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動作表情,都顯得莊重不已。

小小的擷兒小臉蛋上一本正經,雙手託着聖旨,脆生生道:“兒臣蕭景祐定當克盡儲君之責,勤修德業,輔佐聖躬,以安社稷,不負臣民期、不負父母所望。”

頏兒沒說那麼多,就用力點頭,肯定並贊同哥哥說的話:“哥哥說得對!”

不苟言笑的九皇爺難得露出和藹之色,將兩個小小的人兒扶起:“擷兒以後就是太子殿下,頏兒就是靖王殿下了!”

“老臣今日爲冊封使,代天子宣讀詔書,無法行禮,還請兩位殿下恕罪,待明日早朝,老臣再向太子和靖王行恭賀大禮!”

擷兒小臉嚴肅:“九爺爺是朝中重臣、宗室長輩,孤以後還要仰仗九爺爺和諸位大臣輔佐!”

哥哥做什麼,頏兒跟着做。

哥哥說什麼,頏兒也跟着說。

“哥哥說得對!”

林濃站在孩子們身側看着,有些緊張。

遠比自己終於當上皇后的那一刻要緊張得多。

這樁大事落地,但並不能鬆口氣。

人生還長着呢!

成爲了太子,更是衆矢之的,野心之輩的眼中釘、肉中刺。

更得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時刻警惕小心才能保全自己和孩子們。

但見孩子們如此可愛,她輕輕而笑。

有什麼危險她來趟就好,盼着他們健康平安、快快長大!

等到他們有了獨當一面的本事,就好了。

九皇爺和一行冊封使看着兩個孩子的表現,頻頻點頭。

太子小小年紀,竟已經這般沉穩,來日得帝王親自指點教導,想必十二三歲時便能獨立議政了!

大周有如此儲君,真是可喜可賀!

再看看二皇子。

也已經是小大人模樣,還不懂只差片刻出生帶來的差距,只知道帝王父親給哥哥佈置了很大很大的任務,需要哥哥獨立完成,小嘴裏都是鼓勵:“哥哥最棒,一定會做得很好,頏兒會幫哥哥一起做!”

衆位重臣都很是感慨。

皇后把兩位小殿下教得如此有愛,可見她的人品心胸,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也希望兩位小殿下之間,可以永遠這般要好,莫要有爲了全是地位而反目的一日。

九皇爺很是讚賞,拱手道:“老臣一定竭盡所能,不負太子殿下的信重!”

冊封使臣們完成任務,告退離去。

后妃們紛紛圍上回來恭喜。

“恭喜皇后娘娘,恭喜太子殿下、靖王殿下!”

“咱們的小太子表現得真好!”

“將來定能和陛下一樣,成爲明君!”

……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