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剛剛聽你談論,葉斌文采不及嘉成皇后,如此看來,你讀過嘉成皇后的詩詞?”
蕭珩的眼眸,有幾分探究。
畢竟在他印象裏,這個小農女,是因爲家貧,不得已入宮做宮女的。
自然,她應該沒什麼機會上私塾唸書。
方芷蘿淡淡一笑,“嬪妾福薄,只幼時趴在私塾,竊聽過幾首詩詞。那時,嬪妾還不知道那是嘉成皇后所作。現在回想起來,卻是覺得十分感慨。可以說,嘉成皇后的詞作,是嬪妾爲數不多的詩詞啓蒙。曾經滄海難爲水,眼下再看其他詞作,嬪妾都只覺得不過爾爾。”
蕭珩眸光閃動,呢喃那句:“曾經滄海難爲水……”
方芷蘿一怔,糟糕,說漏嘴了。
這句詩這麼有名,想來她那位前輩,應該是寫過的吧。
蕭珩果然露出欣賞,“朕也很喜歡這一句。”
說罷,蕭珩從座椅起身,朝她走來。
他提筆,在案上寫下一句:
滄海閣。
蕭珩筆力遒勁,字體飄逸俊秀,十分好看。
“往後,你這兒,就叫滄海閣。”
方芷蘿微愣,又立馬笑道:“多謝皇上賜名。”
蕭珩摟住她纖細的腰身,將人帶到懷裏,俯首看她:“你喜歡讀書?”
方芷蘿點了點頭。
“這很好。”
蕭珩道:“朕那有一本《嘉成皇后詩集》,等會兒讓來福拿給你。”
方芷蘿正想着要讀這本書,聞言粲然一笑,“多謝皇上。”
蕭珩又道:“若是遇到不懂的,便來問朕。”
方芷蘿看着他,小心翼翼試探:“那嬪妾可以去勤政殿找皇上嗎?”
蕭珩像是聽到一個笑話一般,輕笑,“有何不可?”
妃嬪們爭寵,隔三差五的總要尋各種由頭,來勤政殿煩他的。
方芷蘿抿脣,卻是道:“可嬪妾知道皇上公務繁忙,嬪妾……怕打擾皇上。”
蕭珩道:“朕忙的時候,自然不會讓你進來。”
方芷蘿撇嘴,不樂意,“不然,皇上每月初七來滄海閣,考問嬪妾功課?”
蕭珩想了想,“可。”
他又輕笑一聲,“你倒是會安排。”
如此一來,他每個月至少要來看她一次。
方芷蘿嬌俏道:“嬪妾不會讓皇上白做這個教書先生的,嬪妾會給皇上準備好喫的。”
“什麼好喫的?”
“等初七那天,皇上過來就知道了。”
![]() |
![]() |
蕭珩被她逗笑。
兩人耳鬢廝磨一番,忽然,萬保在外頭喊:“皇上,太醫院來報,葉美人有喜了。”
方芷蘿一怔。
這葉玉萱,運氣還真是好。
方芷蘿淡淡道:“皇上,葉美人有孕,您快去看看她吧。”
蕭珩臉色有點複雜。
“朕去看看。”
他起身離開。
“恭送皇上。”
方芷蘿行禮,將人送走。
有葉家在,葉美人只要不犯大錯,根本踩不死她。
雖然她上次使計陷害,事涉王爺,可到底沒真的鬧出來,所以於她而言並不算多大的罪過。
如今,她又有孕,馬上就要恢復位分和自由了。
……
蕭珩到時,太后和皇后已經在了。
太醫院院使李太醫候在邊上,見蕭珩進來便行禮,告知他情況:“皇上,葉美人已有了兩個月的身孕。”
太后也道:“皇帝,哀家查過彤史,時間上是對得上的。”
蕭珩掀眸看去。
葉美人面色憔悴,倚靠在牀上,臉上的妝容極淺,卻正好呈現出一副愁苦慼慼的模樣,惹人憐愛。
“皇上,嬪妾……嬪妾真的知錯了,嬪妾只是被陷害,心裏憤懣不平,想爲自己討個公道而已……咳咳……”
“好了。”
太后拍拍她的後背,對蕭珩道:“皇帝,玉萱年紀尚小,初入後宮又被人設計陷害,難免心裏不平。上次被你罰過之後,她便悔恨不已,不思茶飯。若不是哀家可憐這孩子,讓太醫來看看她的身子,竟不知道,這孩子懷了龍胎。她現在生病,好在沒有波及腹中龍胎。”
“皇上……”
葉美人哀慼地喊着。
蕭珩走到牀邊,掖了掖被子,讓她躺下好好休息,葉美人則直接撲到他懷裏,抽抽噎噎地認錯,祈求原諒。
“如今你身懷龍胎,應以自身爲重,好好保養纔是。”
葉美人哭訴:“皇上厭棄了嬪妾,嬪妾還如何好好休養。”
蕭珩遂吩咐左右,復了葉美人位分,解了禁足,讓她好好養胎。
太后心滿意足,帶着皇后離開。
太后笑道:“玉萱果然沒有辜負哀家的期望。當日,府醫便說她體質奇佳,極好生養,哀家才把她送到宮裏。如今,她有了孩子,你定要幫着哀家好好看護,決不能讓她有了閃失。”
皇后脣角牽動,“是。”
太后看她一眼,“你護着玉萱,便是護着葉家,護着你自己。你是中宮皇后,往後玉萱的孩子登基,也要尊你爲太后。”
“是,兒臣知道。”
……
葉嬪有孕復位的消息,很快傳遍六宮。
這幾日,蕭珩不是去看葉嬪,就是去看月份大了的尚美人。
方芷蘿身上的傷好得差不多了,便也去給皇后晨昏定省。
因爲葉嬪的事情,這日早上,倒是沒人再留意她。
董貴妃一言不發,但她鐵青的臉色和眼底的紅血絲表明,她內心氣鬱不平,這幾日都沒睡好。
容嬪似笑非笑,“這葉嬪可真好福氣,就侍寢幾回,居然有喜了。這孩子也是來得巧,解了她的困局,她現在又是嬪位了。”
尚美人道:“太后極爲重視她這一胎,還叫了道士來算,說這一胎極爲貴重,是個貴子呢。”
“貴子?”
董貴妃冷笑,“生不得下還是一回事呢。”
林賢妃看她一眼,“貴妃娘娘,慎言。這話要是傳到太后耳朵裏,定不會輕饒你。”
容嬪也道:“是啊娘娘,她日後要真有了閃失,怪在娘娘頭上可怎麼辦?”
貴妃不屑,“若是這所謂貴子出了閃失,不正好說明她踐命一條,不配誕育貴子?”
衆人沒有董貴妃這般口無遮攔,只尷尬笑笑,不再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