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大幅增加成本

發佈時間: 2025-09-06 13:06:56
A+ A- 關燈 聽書

程立卻搖搖頭:“現在說這些爲時過早。讓我們先把事情做好。”

他站起來,走到窗前:“要知道,非洲的教育遠比醫療更復雜。這裏有語言障礙,有文化差異,還有……”

“還有什麼?”

“還有偏見。”

程立說,“很多人認爲非洲不需要高等教育,只要會種地就夠了。”

他轉過身:“但我相信,每個孩子都值得獲得最好的教育。因爲教育,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第二天一早,程立來到當地的一所簡陋小學。

破舊的教室裏,孩子們正在專注地聽課。

“先生,”

一個小男孩怯生生地問,“聽說你們要建新學校,是真的嗎?”

程立蹲下身:“是真的。很快你們就能在漂亮的教室裏上課了。”

“那……那我們也能用電腦嗎?”

“當然。”

程立摸摸他的頭,“不僅是電腦,還有圖書館、實驗室,所有你們想要的。”

孩子們歡呼起來。

老師含着淚說:“程先生,您不知道這對他們意味着什麼。很多孩子從來沒見過電腦……”

程立站起來:“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因爲……”

他看着窗外的藍天:“教育不應該有貧富之分。”

走出教室,葉千語問:“準備什麼時候開始?”

程立堅定地說:“立刻,馬上!”

他拿出電話:“通知建築隊,今天就開始測量,選址。我要在最短時間內看到第一所新學校!”

顧宇擔心:“會不會太急了?”

程立搖頭:“不急。對這些孩子來說,每一天都是寶貴的。我們耽誤不起。”

下午,臨時辦公室。

程立正在審覈教育項目的具體方案,童馨突然跑進來:“程立,出大事了!”

“又怎麼了?”

“剛收到消息,”

童馨說,“有個叫‘傳統價值保護協會’的組織在抗議我們的教育計劃!”

程立放下文件:“理由呢?”

“他們說我們破壞當地傳統文化,”

童馨說,“說現代教育會讓孩子們丟掉自己的根……”

程立沉思片刻:“請當地部落的長老來談談。”

一個小時後,十幾位部落長老齊聚會議室。

一位年長的酋長問:“你是什麼意思?”

程立走到地圖前:“看,這就是我們的教學計劃。除了現代科目,我們還會請部落的智者來教授傳統文化、歷史和價值觀。”

“真的?”

另一位長老驚訝,“你們願意這麼做?”

“當然。”

程立說,“文化傳承和現代教育並不衝突。相反,它們能夠完美融合。”

他繼續解釋:“想想看,如果孩子們既掌握了現代知識,又深諳傳統智慧,那將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長老們開始交頭接耳,顯然對這個想法很感興趣。

這時,馬庫斯陳補充道:“而且,我們還可以把非洲傳統醫學知識編入教材。這些珍貴的智慧不應該失傳。”

酋長點點頭:“程先生,我明白了。你不是要摧毀舊的,而是要建立新的。”

“正是如此。”

程立說,“教育的真諦,就是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

會議結束後,長老們不僅同意了教育計劃,還主動提出要參與其中。

葉千語感嘆:“你總是能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就在這時,顧宇帶來新消息:“少爺,第一批教學設備到了!”

“走,去看看。”

倉庫裏,嶄新的電腦、投影儀、實驗器材整齊排列。

程立檢查着設備清單,忽然問:“書呢?”

“什麼書?”

“圖書館的書啊!”

程立說,“這麼重要的東西怎麼能漏掉?”

顧宇解釋:“因爲運輸成本太高……”

程立擺擺手:“立刻聯繫出版社,我要最好的兒童讀物、科普書籍,還有……”

他想了想:“對了,要多訂一些非洲本土作家的作品。”

“明白了。”

顧宇記下來,“還有別的嗎?”

程立環顧四周:“體育器材也要訂購。孩子們需要全面發展。”

就在這時,童馨又跑來:“程立,你猜怎麼着?”

“又有好消息?”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說,”

童馨興奮地說,“要派專家來指導我們的教育項目!”

程立點點頭:“太好了。我們確實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

他走到窗前,看着遠處正在建設的學校:

“這片土地上會開出智慧的花朵。”

葉千語接過他的話。

程立握住她的手:“是的,那將是最美的風景。”

夜幕降臨,程立還在辦公室裏審閱資料。

葉千語端來咖啡:“別太累了。”

“沒事。”

程立接過咖啡,“這些都是各地送來的教師申請,我得仔細看看。”

“這麼多人願意來非洲?”

程立笑道:“是啊,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教師。他們願意放棄高薪,來這裏支教。”

就在這時,馬庫斯陳敲門進來:“程先生,我有個提議。”

“說說看。”

“我們可以設立‘非洲教師培訓計劃’,”馬庫斯陳說,“選拔本地年輕人,派他們去國外學習教育理論和方法。”

程立眼前一亮:“好主意!這樣就能培養出本土化的教師隊伍。”

他立即拿出筆記本:“我們可以跟世界頂尖師範大學合作……”

正說着,顧宇走進來:“少爺,有個意外情況。”

“怎麼了?”

“剛纔接到報告,”顧宇說,“南部一個村子的孩子們,每天要走五個小時山路才能到最近的學校……”

程立放下咖啡杯:“明天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程立親自前往那個偏遠村莊。

崎嶇的山路上,他看到一羣孩子正在艱難跋涉。

最小的可能只有六七歲,卻要走這麼遠的路。

“每天都這樣嗎?”

程立問身邊的嚮導。

“是的。”嚮導說,“雨季更難,有時候會有野獸……”

程立沉默了。

回到營地,他立即召開會議。

“各位,”

他說,“我們要調整計劃。除了中心學校,還要建立衛星教學點。確保每個孩子步行不超過半小時就能到學校。”

“這樣會大幅增加成本。”

有人提醒。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