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一臉恨鐵不成鋼地向沈含玉道:“昭王向來風流,本想着娶了你這個王妃能收斂一些,不想他被那沈雲歌迷住。這瓶‘鴛鴦比翼飛’乃是二國舅從胡人那裏得來的,據說胡王只一個愛姬,身旁再無別的女人,原由就是那胡姬暗中用了此藥。”
“這藥實屬難得,別看此一小瓶,可是能用幾十次的。每次你只要在穆元湛的飯食或者酒裏放上兩滴,他便會像貓看到了魚腥,愈發不能自持。”
郭清漪說着沈含玉的眼睛愈發亮了起來,“鴛鴦比翼飛”光聽名字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不由叫人浮想聯翩。
又聽着郭清漪道:“每一次用時,他必對你流連不已,多用幾次後,那藥的效力會留在他體內,慢慢的,其他女人在他那裏都似肥豬提不起性質,就只有你一個人纔會讓他服服帖帖。”
怕沈含玉有所懷疑,這麼好的東西她郭清漪爲何不自己留着,故郭清漪還道:“此物只有三瓶,一瓶給淑寧留着,一瓶本宮留着,這一瓶能給你,無非就是讓你能勾住昭王,將來盼你能讓昭王多顧念顧念與太子的兄弟之情,多幫他在皇上面前說幾句好話。”
郭清漪這話一出,沈含玉心中的疑慮瞬間消失,她們還是有利所圖,難怪會給她。
她抿着嘴笑:“這麼好的東西母后能惦記着臣媳,臣媳定當報答母后的。”
這時的淑寧眼睛也是亮了,“也有我的?”
郭清漪瞥她一眼:“沒誰的還能沒了你的?什麼好東西能落下你,本宮已經讓人給你包好了,一會兒你回去便給你。”
淑寧得意撇嘴。
又經過郭清漪一番洗腦,沈含玉拿着那決定自己後半生幸福的“祕製”胡藥出了宮。
郭定華便和郭清漪兩人相視而笑。
臨走時的淑寧向郭清漪要那神藥,郭清漪便給了她一瓶安定心神的藥物,把人糊弄了過去,好讓她在公主府少折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
總之是不能告訴她實情的,不然若是被她抖出去那可不是鬧着玩的。
沈含玉走在宮中紅牆黃瓦下的青石板上,心裏想着穆元湛何時回王府,恨不得趕緊就要試試揣在懷裏的寶貝。
儀門前正上車時看到郭秉文,他臉色沉黑,看到沈含玉時沒有一絲的笑意。
沈含玉看着郭秉文卻高興笑靨如花,若不是有這麼個蠢貨,沈雲歌那個踐人還沒地方打發呢,於是她一改往日嫌惡的心理,主動向郭秉文搭話道:“郭公子,好事將近皺着眉心做什麼?”
![]() |
![]() |
![]() |
郭秉文一大早被許秋鳴一羣人輪番貶低一頓心情很是糟糕,本來無心與沈含玉寒暄,但一聲好事入耳,那一雙蛤蟆眼驀然亮了,擡頭看着沈含玉,“昭王妃口中的好事是什麼好事?”
沈含玉卻只笑道:“你一會兒見到大國舅和皇后就知道了。”說完便上了車。
郭秉文看着沈含玉走遠的馬車一陣錯愣,隨後拉回神識加快腳程去往皇后的宮殿。
***
今年冬日的雪尤其多。
兩日後又迎來了大雪前灰濛濛陰沉的天氣。
正好隨了那日皇后寢宮裏幾個人的意,淑寧那時計劃着的便是趁着一場大雪辦一次冬日賞雪宴,藉機把沈雲歌郭秉文的事促成。
晨起看着天氣越發陰沉,淑寧便讓自己公主府的人分別往京都城中的貴女們家中一一送去請帖。
並讓自己的貼身嬤嬤親自尋往沈雲歌住的宅子。
沈雲歌從沈伯庸那裏得知了舅舅先前沒有收到她的信而着急,那幾日便又給安南去了一封信。
今日正好收到江哲安的加急回信。
她在信中告訴舅舅江哲安,她住在侯府不習慣,所以讓沈伯庸給她在外面安置了住處,並把住址告訴江哲安,今後寫信就寄到現在所住的地方。
江哲安在信中擔心地問是不是梁夢梅不讓她進侯府,是不是沈伯庸還聽着那外室女不想管她這個女兒。
江哲安信中自責,沒有管好她舅母,並讓沈雲歌在京城若是實在不想待着還回安南舅舅身邊,沈雲歌不告而別獨自北上後,他狠狠罵了她那個舅母,告訴她,這回那瘋婦是再不敢對她說什麼,若再說什麼江哲安必定休了她。
最後告訴沈雲歌,前些日子有個人在城裏打聽她在安南的事,讓她提防,是不是那個外室女要使什麼陰招。
沈雲歌看着信,眸中閃出一絲瑩瑩的水光。
這十多年裏,她讓舅舅已經很兩難了,讓他一個兩袖清風清正廉潔的小縣令靠每個月的月例養着老老少少一家子着實不易,也難怪舅母嫌棄她。
就算今後回安南她也會想辦法自己謀生,不再去爲難他們。
至於舅舅說的有人打聽她在安南的事,不用說,那一定是郭秉文派去的人。
他把她和巖康訂親,以及巖康已故的事調查了個一清二楚,即便已經囑託許秋鳴不要將那日郭秉文提親一事告訴穆元湛,但防不住穆元湛從沈伯庸或是郭秉文那裏知道此事。
沈雲歌正坐在窗下方几旁的椅子上看着信心中悵然。
外面聶伯隔着門道:“姑娘,有永安公主府的嬤嬤來送請帖了。”
永安公主府?
沈雲歌眉心淺蹙,她除了認識一個朝陽,再不認識旁的什麼公主,堂堂的嫡公主府的嬤嬤何故上門來找她!
沈雲歌將手中的信摺好放到方几上,邊思忖邊起身往外走。
永安公主,她並未謀面,只知道對方是嫡公主,對她的秉性和往日種種沈雲歌一概不知。
雖沒有什麼瞭解,但她想到對方與皇后是母女,又曾經一睹過皇后在御花園中借用牡丹花和月季來打壓賢德妃一事,方預感那位永安公主想必也不是什麼能容人的主。
想想同爲公主的純禧,雖然她性子單純又在賢德妃跟前長大,但也時常倨傲視人,可想身份更尊的嫡公主,只會比朝陽更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