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把圍裙繫上。”李路遞過來一件圍裙。
圍裙是用舊衣服改做的,但是很乾淨。
孟蕎麥接過繫上,李路又說:“來不及去集上買菜了,家裏有什麼就喫什麼吧,明天你搬過來咱們再去買菜。”
孟蕎麥看看他院子裏的菜畦說:“這不挺豐富嘛,不用買。你跟大娘想喫啥呀?”
李路溫聲說:“你想喫什麼就做什麼。”
孟蕎麥嘴角上揚,“那哪行,聽大娘的吧。”
李路說:“我娘不挑食的,老年人都是喫糠咽菜過來的,都這樣。”
孟蕎麥理解,想想說:“那就隨便炒兩個菜,再做個涼拌菜吧。”
天熱,喫涼拌菜爽口。
李路答應:“我去摘菜。”
李路摘了兩根黃瓜,幾個番茄,幾個茄子,幾根辣椒,又掐了一把荊芥。
這時周大姐拿過來兩張粉皮,呵呵笑着說:“我家路兒就愛喫涼拌粉皮。”
孟蕎麥順口說:“我也喜歡喫,爽口。”
李路“哦”了一聲,微微一笑。
又往外趕周大姐:“娘,廚房小,轉不開,你出去吧。”
周大姐笑呵呵地說:“行行行,我去喂喂雞,趕趕鴨子。閨女,那就辛苦你了哈。”
孟蕎麥切着茄子說:“別客氣大娘,您忙去吧。”
周大姐出去了,廚房裏他們兩個人一起忙活。
![]() |
![]() |
![]() |
孟蕎麥主廚,李路打下手。
這打下手一點不比主廚輕鬆:洗菜,剝蒜,搗蒜,還要燒火。
在煙火繚繞的廚房裏,煎炒油炸下的兩個人誰都沒說話,但配合默契,二人的目光也不時對視,然後都匆忙躲開。
四個菜上桌了,一個番茄炒雞蛋,一個辣椒炒茄子,一個涼拌黃瓜,一個涼拌粉皮,上面都撒了荊芥提味。
末了還有一個雞蛋湯。
“哎呀呀,這麼一會子就做這麼多菜出來呀,一看就好喫,閨女手真巧哈哈哈。”周大姐誇讚。
孟蕎麥解開圍裙坐下說:“這不是有李廠長幫忙嘛,可不是我自己做的,大娘您快嚐嚐味兒可口不。”
周大姐笑着說:“可口可口,我聞味兒就聞出來了。來,動筷子,咱一起動筷子。”
李路開了兩瓶啤酒說:“天熱,喝瓶啤酒清爽。”
這個年代的啤酒含金量很高,味道也正宗。孟蕎麥看見眼裏亮了一下,接過一瓶說:“我來倒吧。”
現在農村喝啤酒的還不多,李路還以爲她會抗拒呢。
就看着她微笑問:“你也喜歡喝啤酒呀?”
孟蕎麥忙否認:“沒有,我不是在縣早市賣田螺嘛,聽買田螺的人說就啤酒喝,我就想着啤酒肯定好喝。”
這時周大姐看着啤酒撇嘴:“啥喝頭呀,一股馬尿味兒。”
李路和孟蕎麥都笑了。
李路倒着酒給周大姐解釋:“啤酒跟咱們的白酒釀造工藝不同,都是用糧食做的。不過啤酒度數低,適合夏天喝。娘您初次喝不喜歡,再喝幾次就習慣了。”
孟蕎麥已經給周大姐倒上一杯了,又給自己倒上了。然後端起酒杯邀請娘倆:“來,大娘,李廠長,我敬你們一個,感謝你們收留了我。”
周大姐搖頭:“可別這麼說閨女,是咱們有緣分。”
李路點頭贊同孃的話,他和孟蕎麥幹了一杯,周大姐捏着鼻子喝了半杯。
李路紳士地又給孟蕎麥滿上酒,看着她說:“以後你別叫我李廠長了,叫名字吧。”
周大姐也附和:“就是就是,叫啥廠長啊,你又不是他廠裏的工人,叫名兒。”
孟蕎麥笑着答應:“那好,以後就叫名兒。”
周大姐又朝兒子說:“你也叫這閨女姐,以後咱就跟一家人一樣。”
說到這裏親暱地抓住孟蕎麥的手說:“閨女呀,我老婆子可喜歡閨女了,就是沒閨女命,以後呀,我就把你當閨女疼了。”
老人的慈祥令孟蕎麥想到了去世的奶奶,她心裏一股暖流淌過,就看着老人說:“那我以後就把您當親人了,您也把我當親閨女使喚。”
又看一眼李路,低了頭說:“以後我也把他當親弟弟。”
“嗯?”李路眉頭一皺。
“哎好好好,那可太好了,我這下子撿了個閨女哈哈哈。”周大姐開心極了。
忙推推兒子催促:“快叫姐,快叫!”
李路夾起一根荊芥填進嘴裏,“我叫她蕎麥就行。”
孟蕎麥被他喊了一聲名字,心裏悸動了一下。
周大姐不樂意:“看你沒大沒小的,人家比你大好幾歲呢,還不該應你一個姐呀?叫姐。”
孟蕎麥有些不好意思地夾了一口菜喫,“不叫就不叫吧,都是年輕人,沒那麼多事事。”
周大姐則說:“以後我把你當閨女,你倆就是姐弟了,不叫姐那還行。”
李路強烈反對:“娘,你把人當閨女也不是你閨女。再說了,我不想要姐姐。”
孟蕎麥神情一凝:什麼,這是不想跟我太親近,提醒我要有分寸感嗎?
周大姐也誤會了,拍了他一下責怪:“胡說個啥。”
李路說:“我想有個妹妹。”
“哈哈哈……”周大姐和孟蕎麥都笑了。
李路又幹了一杯啤酒,看着孟蕎麥打趣:“我叫你妹妹吧。”
孟蕎麥臉唰地紅了,笑着用手背擋住臉。
周大姐笑着打兒子,“看看你還沾人家的光,你比人家小好幾歲呢。”
然後就問孟蕎麥多大了,孟蕎麥說:“我今年34了大娘。”
周大姐看向兒子說:“看看,人家比你大五歲呢,你才29,該叫人家姐吧。”
孟蕎麥看他實在不肯叫自己姐,就和周大姐說:“大娘,可能他沒姐,叫不出口,那叫名字就行了。”
周大姐就替兒子解圍:“還真是,他沒親姐,也沒表姐堂姐,就沒叫過姐。”
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
酒足飯飽,李路提出送孟蕎麥回家。
周大姐囑咐他:“不早了,送你姐到家門口就趕快回來,明個還有事呢。”
李路說:“我知道,明個得幫蕎麥搬家。”
今晚有淡淡的月光,所以依稀能看見路,仍然是李路騎車走在前面,孟蕎麥騎車跟在他的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