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珍?你這是去哪?”
“孟姐,我找着房子了,離食堂不遠,旁邊還有學校。”
鄭玉珍才呆了幾天,整個人自信了不少,臉上的淤青結痂好了大半,人也喫胖了一些。
大鳳兒不捨得走,有丫蛋兒一起玩,每天還能喫香噴噴的飯菜。
二鳳兒歲數小,啥也不知道,只以爲要出去玩。
孟月仙拿過她的小包,“二姐,你廚房裏翻翻。”
孟春桃打開門進屋,見飯桌上擺着幾個大口袋。
紅梅站在餐桌邊,“我說不着急走,她不幹,裝了東西也不拿。”
孟春桃把東西一拎,走出來交到孟月仙手上。
“走吧,我送你們。”
“你也累一天了,我們坐公交車。”
“公交車都停了,你打算帶着兩個走過去?”
不等鄭玉珍說話,孟月仙直接按了電梯。
鄭玉珍指路,孟月仙只管在月色下騎車。
最後來到一處偏遠的棚戶區。
比上步村還差。
房子都是低矮的鐵皮屋,跟陳啓原來租房的地方有些像。
孟月仙皺皺眉,“這安全嗎?”
鄭玉珍兩手提着東西,大鳳兒牽着二鳳兒緊緊貼着她。
“沒事,這地方看着差,但是也不亂,旁邊就是派出所。”
在黑沉沉的巷子裏,鄭玉珍在前面領路,孟月仙牽過大鳳兒二鳳兒的手跟在後頭。
到了一處歪斜的鐵皮房,鄭玉珍放下手裏的東西,掏出鑰匙開門。
咔嗒——
牆上垂落的燈線拽出聲響,昏黃的小燈照亮家徒四壁的房間。
只有一張雙人牀,靠牆有一張低矮的小桌,兩個瘸腿的木凳,這就是全部家當。
孟月仙想抱着孩子立馬轉身,可還是忍住。
“玉珍,錢不夠花?”
在接來玉珍的第一天,孟月仙就給了她三百元錢,說是預支的工資。
鄭玉珍幾乎沒動過,找到這處房子,一個月才10元錢,一月一交,沒有押金。
“就花了10元,租了這處房子。”
“你受苦我不管,孩子怎麼辦?”
鄭玉珍整理紅梅給準備的被褥牀單,鋪在牀上。
“我要攢錢給孩子交學費,手裏的錢先省着花,等我攢多了就搬。”
孟月仙放下二鳳兒,掏出包裏的營業額,從裏面拿出五百放在窗臺上。
![]() |
![]() |
![]() |
“那我先回去了,你們早點休息。”
鄭玉珍轉身要送,孟月仙早就走了老遠。
大鳳兒把窗臺上的錢拿下遞給鄭玉珍。
“大奶奶給的。”
鄭玉珍捏着手裏的錢五味雜陳,“大鳳兒明天要上學了,高興不?”
“高興,只要跟媽媽二鳳兒在一起就高興。”
二鳳兒早就脫鞋爬上了牀,在被褥上打滾。
“這就是我們的新家了,再搬家就住好地方。”鄭玉珍長舒一口氣,只要離開那個男人,住哪都是好地方。
孟月仙走在黑暗的巷子裏,心口堵得煩悶。
她知道鄭玉珍不想死了,想活。
可她並沒有因爲別人給的幫助就心安理得。
爲什麼這樣的女人要碰上那樣的渣渣?
女人拼命給自己的傷口止血,而男人只會撒鹽。
她走了一路,就這麼在心裏把計劃提前。
等她到家,心裏的計劃已經擬訂得七七八八。
接下來的日子,食堂裏增加的人手足夠,孟月仙終於可以脫身,招聘並沒有停止,她讓這些新來的女人輪崗,時間輕鬆不說,也不累,按小時算工錢。
她在深市的各個熱鬧的街市穿梭,時而又跟自己合作的菜農回到田間地頭。
就連供肉的招娣家,她也專門跑了一趟。
招娣家在市邊的縣份上,在家後院圈出一大塊地方,蓋着一片豬圈。
“招娣,你要不再擴大點規模?”
招娣嚇了一跳,“孟老闆~你可別嚇我!”
孟月仙看着豬欄裏幾頭胖乎乎的小豬仔拱着食槽裏的野菜,喫得直哼哼,“我要開連鎖店,所以你這幾頭根本不夠我賣的。”
“連鎖店?”
這本來也是孟月仙的計劃,如果老街沒被沖毀,可能她現在早就越開越多了。
“孟老闆,你這是真掙上錢了,就是我手裏錢不多……”
本來上次孟月仙讓她多抓幾頭,她就真的抓了幾頭回來,把家裏的那點存款都拿了出來。
她男人劈頭蓋臉地臭罵她好幾天。
幸虧後面孟月仙定肉穩定,結錢又快,男人這才消停。
“我借你,需要多少你報數。”
招娣有些猶豫,這個風險實在太大,養得多家裏人都得跟着一起忙,公婆還好說,可要是親戚朋友那就得給工資。
“我怕整這麼大,萬一……”
“萬一賠錢?”
孟月仙說話直白,招娣有些支支吾吾。
“我說了,借你,賠了你就不用還我,掙了再還。”
招娣心地善良,“孟老闆,會不會太冒險了?”
孟月仙把盯豬仔的目光轉到招娣的臉上,臉上是自信的笑容,“那就跟我賭一把?”
“賭!”招娣就在這段日子,掙了不少錢,當然是託孟月仙的福,她願意陪着這個老闆賭一把。
上賭桌,孟月仙也不怕,她有自信跟底氣。
試了兩次自己的餃子,她已經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或者說市場需求。
搞定了穩定的後方,孟月仙開始帶着二姐跟妮子一家家去看自己找的幾家門面。
一開始步子不敢跨太大,想着根據人手開店。
先開上三家,後面再慢慢拓展。
經過三人的共同商議,就定在了同一區域,送貨省事,方便管理。
挨個簽了合同,開始簡單裝修,三家門店都裝得一模一樣,門頭上都是大大的四個字,雙喜水餃。
連鎖店是孟月仙一直夢寐以求的,她想把自己的店開滿深市。
本身餃子平價,成本低利潤高,複製容易,不像是炒菜館,品控難以掌握,畢竟不同廚師的做菜口味都有不同,餃子就不一樣,只要餡料配比跟原材料相同,基本沒有差異,這就是後世北方人的餃子館開遍全球的原因。
孟月仙雖然大字不識,但是那些刻在腦子裏別人的成功方式,還是在此刻發揮了作用。
三家餃子館如火如荼裝修,妮子跟二姐都在外奔波,操心裝修跟採購,孟月仙卻是被陳啓一個電話,叫到了回收站。
等她趕到回收站,一堆堆的村民把回收站的大門堵得嚴嚴實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