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百姓們聽到這話不禁議論紛紛:
“安平伯府竟是這麼面和心不和?”
“表面上一片清正,實則連兒媳的嫁妝都要圖謀,家僕沒一個人看得起主子。”
“安平伯老夫人當真是糊塗,連兒子的房中事都如此地插手,怪不得她兒媳婦要和離。”
“這件事一鬧出去,往後誰還願意嫁到他們家去!”
老夫人和荀臣的滿臉黑線,姜清寧就是故意帶動百姓們的輿論,來敗壞安平伯府和他們的名聲的!
“你這個壞女人,不允許你欺負清漪姨姨和祖母,紫芙是我的大丫鬟,你纔是最有的那個人!”
荀莫離拿着夫子的戒尺衝出去,擡手就要朝着姜清寧揮舞,胖嘟嘟的小臉上滿是怒容,就如同看到絕世仇人一般。
姜清寧擡手握住戒尺,手心痛得發熱,荀莫離當真是她的好兒子,出手沒有一絲一毫的留情。
白清漪站在暗處,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暗暗對荀莫離身後的婢女點頭,心中得意至極。
不枉她這三年來苦心洗腦,荀莫離如今可是恨死姜清寧,絕不會樂意再看見她一眼。
“啪!”
一聲清脆的耳光聲響起,荀莫離被打得偏過頭去,嫩白的小臉上逐漸浮現起淡淡的巴掌印。
荀莫離怔住,眼淚瞬間在眼眶中瀰漫,不可置信地看着姜清寧,嘴脣一抖就哭了出來。
“嗚嗚嗚……爹爹,祖母,這個壞女人打莫離……你們快殺了她嗚嗚嗚……”
姜清寧的心中發冷,這三個月來她就是過於的心慈手軟,纔會讓荀莫離如此胡鬧,竟然連殺死親生母親的話都說得出口。
“我的乖孫兒!你孃親好狠的心啊,她竟然捨得對你下如此重的手!”
安平伯老夫人眼眸一轉,一副心疼極了的神情,將嚎啕大哭的荀莫離拉到懷裏,一邊哭一邊安慰。
“表哥,莫離到底是姜小姐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她怎麼如此狠毒的心,我這個外人都看不下去了。”
白清漪心疼的抹淚,是恨不得代荀莫離受過的模樣。
荀臣站在姜清寧的面前,身後是兒子、母親、表妹的哭泣,周遭是百姓們的觀摩。
他高高揚起手,冷眼看着姜清寧:“荀姜氏,你太過分了。”
“啪!”是先前的巴掌比不起的,這道耳光一聽用力便十成十,引得在場無數男人紛紛情不自禁地擡手捂住臉。
姜清寧手心發麻,將荀臣打得側過臉去。
四周百姓堆裏,響起倒吸一口冷氣的聲音。
荀臣臉色難看極了,不可置信:“姜清寧,你竟然敢打我!”
“我打的就是你,”姜清寧冷笑道,“我被不允許探視自己的兒子,可你日日見到莫離,難不成從頭到尾都沒發現,他如今長成如此惡劣的品行了嗎?”
“荀臣,我對你很失望。”姜清寧嗤笑一聲,語氣中充滿嘲諷。
荀臣沒由來的心中一慌,下意識的想要和姜清寧解釋,但男人的尊嚴告訴他,絕對不能在此時被她如此矇混過去。
“姜清寧,你!”荀臣選擇怒目而視,胸腔氣的劇烈起伏。
“我什麼我,來人!給我將這背主的刁奴拿下!她的賣身契可一直在我這,把她給我發賣回人牙子處!”
姜清寧高喝一聲,瞬間有人上前將紫芙壓住。
“不要,我不要被髮賣!老夫人救救我,救救我啊老夫人!小公子!紫芙最愛帶您玩了不是嗎,您救救紫芙吧!”
紫芙驚慌失措,連連搖頭,不願意接受自己不甘的命運。
荀莫離從老夫人的懷中擺脫,跑到姜清寧的面前,拼命地捶打她。
“你個壞女人,快放開紫芙姐姐,她是我的大丫鬟,不許你發賣她!”
姜清寧握住荀莫離的下巴,蔑視地開口:“她何時是你的丫鬟了,她是我從孃家帶來,因爲心疼你才送到你那裏照顧你的,如今紫芙背主,你又傷了我的心,我憑什麼把她留給你。”
荀莫離眸中倔強,流下傷心的眼淚。
姜清寧心中痛極了,就彷彿有一只大掌,緊緊地抓着她的心臟,讓她喘不過氣。
“我覺得姜清寧她做得沒錯啊?”
“對啊,這要是我兒子敢這麼說,早就吊在樹上打死了事了。”
“小小年紀就這麼惡毒,姜清寧婆母怎麼養的孩子,還不讓兒媳婦見自己的親子。”
“怪不得長歪呢,上樑不正下樑歪,說的不就是安平伯老夫人和荀莫離,嘖嘖嘖。”
荀臣將百姓的議論一字不差地聽入耳中,他怒視姜清寧:“現在將事情搞成如今的這幅局面,你終於滿意了?”
“來人,出發!”
姜清寧轉身,誤解你的人永遠都會對你心存懷疑。
那麼從一開始,就不要奢求他能長腦子。
“姐姐,您不是說有京兆府衙的衙役們,還有同知大人開助你搬家嗎,怎的不見他們來呢?”
白清漪焦急上前,擋住姜清寧的去路。
她柔弱委屈地解釋:“姐姐莫要誤會,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您昨夜說了這話,妹妹便準備了賞銀,希望能爲姐姐留最後一絲體面。”
![]() |
![]() |
![]() |
姜清寧側眸看她,眸中似笑非笑:“那我們就在這裏等吧。”
“清漪,還是你最爲體貼,不像某些人,慣會耍花招說謊話,還京兆府衙,她怕是連個鏢師都請不起!”
荀臣語氣惡毒,想到昨日姜清寧的嬤嬤,派人去庫房換了幾千兩銀子,說是陪嫁被損毀了大半。
他心中覺得不對,但是有說不出什麼,如今想來,定然是姜清寧使了什麼卑劣的手段!
若非這次歸皇上必然會賞賜良多,否則恐怕她連安平伯府都想掏光了去。
老夫人被提醒,瞬間來了精神。
“她能有這麼大的臉面?癡人說夢!也罷,咱們就在這裏瞧一瞧,她是否能真的……”
“秦世子到——!”不遠處傳來一聲吆喝,緊接着就是馬蹄聲的響起。
數人循聲望去,只見巷口拐入一大隊人馬,爲首的男人騎着高頭大馬,直接闖入人們的眼簾。
爲首被稱爲世子的男人身姿挺拔,眉目如畫,氣質清冷,渾身都散發着生人勿進的疏離氣息。
“是秦世子!真的是秦世子!”
姜清寧聽說過秦世子的名聲,只依稀記得傳聞中他用兵如神,文武雙全,少年時便上戰場獨自取得敵人將領首級。
回京後因爲父母不願他再上戰場,皇帝作爲姐夫選擇遵從岳父岳母的話,讓他入了大理寺,卻沒想到他斷案更是效率。
百姓人人稱讚他是難得的清官,更是令人讚頌的舉世男兒外,姜清寧卻沒有真的見到過他的模樣。
姜清寧仔細凝望,在看到來人的身形之後,覺得這人好像在哪裏見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