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晚月一家不知道老宅的打算,他們正在忙着處理鄰里送來的春筍。
自從村長說了他們家願意幫村民處理筍子,下午陸續有村民帶着切好的筍讓他們幫着處理。
大多數人都沒空着手,帶些柴啊,豬草什麼的,也有幾家只帶了筍,讓幫着處理的。
看到別人帶着東西,沒帶的訕笑着說下次補上。
李有山也趁機跟他們說了收筍的標準。
要去掉外殼,保留裏面嫩的部分,去河邊洗乾淨,控過水後再送來。
因爲早晨還要做綠豆粉的事,怕筍切不過來,李晚月讓趙素英找了鐵牛媳婦,雙雙娘幫着切筍。
只需要做一個時辰,每人給十文錢,兩人一聽非常開心,沒想到她們在家還能掙到錢。
傍晚,李晚月單獨做了道薑汁皮蛋,又熬了一鍋皮蛋粥,雖然沒放瘦肉,但味道也很好。
李大川嚐了一塊,一種奇特的味道在口腔漫開,口感彈牙爽口,忍不住道:“我還從來沒喫過這樣的鴨蛋,好喫。”
![]() |
![]() |
![]() |
“沒想到鴨蛋醃一下子能變成這樣。”
李三棟問:“姐,你還去醉仙居嗎?”
“去,但是得先製作一批再去,剩下的沒多少了,咱們留着自己喫,吳掌櫃他那人不錯,等醃好後,再拿給他。
三棟,你明天再跟我去趟縣城,再買點番芋,順便買些綠豆。”
“行。”李三棟應下。
李晚月說完,轉頭看向李大川:“大哥,你明天幫忙去翻一下地唄,我買的種子已經出芽了,能種大概三分地左右,現在有錢了,我想着再買些種子,不知道掌櫃能賣多少,先翻一畝地吧。”
“行,一畝地,一天就完事了。”
李晚月想着,明天先忙活紅薯和土豆的事,再不種就過季節了。
翌日天不亮,就有人敲門來送筍了,李有山也準備好了銅板,打開門一看,是胡家大兒子和程家小兒子。
“叔,我們來送筍子。”
“行,進來吧,我給你們過稱。”
李有山稱了一下,胡家是八斤,程家是七斤。
他剛要把多餘的給他們放回去,兩人直襬手。
“叔,多的就當送你們的,哪還能拿回去啊。”
“是啊叔,本來就是山上摘的,您按五斤算就是。”
李有山笑着點頭,本想多給他們幾文,可是怕其他人聽到,也故意多送一些,收太多他們又喫不完。
這樣想着,他給了兩人每人十個銅板。
兩人摸着手裏的銅錢,心裏十分激動,沒想到就摘幾斤筍,加上清理也就用半個時辰,就掙了十文錢。
“謝謝叔。”兩人笑着道謝後回家了。
路上遇到送筍的人,見到兩人已經拿到錢了,腳步更快了,生怕晚了人家不收了。
前面的步驟有人做了,處理後面的就輕鬆多了,王桂香自己就能盯過來,李晚月不需要操心。
她依舊早起先鍛鍊半個時辰,再給孩子講課。
喫過早飯,李晚月和李三棟去送貨並去縣城買土豆紅薯。
李有山三父子就去了地裏翻土。
孫秀芹和王桂香把雞糞收拾出來,又把草木灰準備好。
到了縣城,李晚月先是去了錢莊,把銀票存了,另一錠金子兌換了三張十兩的銀票和十五兩銀子還有五吊錢,家裏面總得備點零用錢。
出了錢莊,李晚月道:“三棟,咱去買頭牛吧。”
“啥?買牛?姐,你認真的?”李三棟激動的話都說不利索了。
天知道他做夢都想買頭牛。
“對呀,咱們現在有錢,買頭牛,家裏農忙時也能用的上。”
“那……用先跟爹商量一下嗎?”
李晚月理解,這買牛就像全家買一輛車,是大事,但是她都跑到這了,縣城裏肯定比鎮上的牛多,可供挑選的也多。
她搖了搖頭:“直接買吧,給他們個驚喜,明兒個咱們就能用自家的牛來送貨了,走。”
兩人去了牲口交易市場,裏面的味道差點沒讓李晚月yue了。
見有人來,市場的人紛紛走上前,推薦自家的驢,牛,騾子。
李晚月邊看邊小聲問李三棟:“你知道牛的行情嗎?”
李三棟自信的回:“知道啊,我做夢都想着家裏能有頭牛呢,咱村裏村長家買的牛是十一兩銀子,福爺爺家的牛是十二兩,他們兩家的牛現在都快老了。”
李晚月點了點頭。
李三棟來回看着,隨後停在一頭黃牛面前。
那牛毛色順滑有光澤,眼睛有神,他又左右來回看,一會兒看脖子,一會兒看牛腹,最後問商販:“這頭牛多少錢?”
“小夥子好眼光,這牛馬上五歲了,身強力壯,你看這毛色,如果你誠心要的話,給十四兩銀子吧。”
李三棟看向李晚月。
李晚月走過去看了看,搖頭:“我還是看看別家的吧。”
“噯,別走啊,這位姑娘,你剛纔也看過了,對這牛是哪裏不滿意?”
李晚月笑了笑:“你這牛挺好的,沒有問題,我還是去看看別家的牛吧。”
商販一聽趕忙攔着,他都三天沒開張了,而且這兩人也看了好幾家了。
一般人想買東西都是挑毛病,這人反而說牛挺好,好怎麼不買呀?
“姑娘,這樣,你要是誠心想買,那就給十三兩吧。”
李三棟一愣,這就砍下一兩銀子?
李晚月還是笑着搖頭,作勢要走。
商販一咬牙:“十二兩,這已經是很低了,要不是我這幾天都沒開張,也不能這個價賣。”
李晚月想着,前面問了幾家都是十二三兩,看來十二兩是最低價了。
主要是這頭牛比前面看的幾家要好。
她點頭:“行吧,看在你沒開張的份上,那就這頭了。”
商販鬆了口氣,他總算開張了,就是賺的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
他擡手指了指一旁的板車:“姑娘,咱這還有配套的板車,二兩的,三兩的,用的是一般的木頭,那烏木的是五兩,還有楠木的車廂,不怕風吹雨淋,要十兩,您要哪種?”
李晚月看了看板車,一般木頭的普通板車一兩半,帶車棚的二兩,可拆卸,三兩那個帶車棚的車用料好一些,更耐用,車棚也比二兩那個做工好,還帶一塊油布,把油布套上,就可以遮風擋雨,這個倒挺好的。
她擡手指了指那個三兩的車:“這個挺好的,可惜買完牛,我手裏就二兩銀子了,小哥能不能便宜點賣我?以後我身邊有要買牛車的,我給他們推薦來你這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