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盯上李晚月的婚事

發佈時間: 2025-09-20 16:06:33
A+ A- 關燈 聽書

孫秀芹笑着點頭:“是啊娘,這些日子是掙了些錢。”

“你家公爹去年不是傷着了嗎?還欠了不少銀子?都還清了?”

“還清了,不過也是靠我那小姑子,我那小姑子跟高家的和離了,人家給賠了十兩銀子,她自己也想了些掙錢的法子,家裏就把債還清了。”

孫母撇嘴:“你那小姑子真沒用,連個男人都抓不住,人家都是童生了,馬上就是秀才,她居然和離?真傻。

再說了,人家賠她銀子,也是看在你公婆以往接濟的份上,接濟的銀子都不止十兩吧。”

孫秀芹應和:“不管咋說,家裏現在沒有欠債了,還掙了些銀子,日子比以前好過了。”

孫母看着那半斤紅糖,不滿道:“日子好過了,來孃家就拿半斤紅糖?這肉也太少了,都不夠一人夾兩塊的,還有這布,是你們做衣裳剩下的吧,這麼小塊夠做啥呀,咋也該扯幾丈新布啊。”

孫秀芹見自家娘不滿,無奈嘆氣:“這不是最近太忙了嗎?等下次的,你瞧瞧我拿回來的這些碎布條,這可都是好料子,有綢緞的,有絹紗的,拿去給侄女做頭繩。”

說着從兜裏掏出一百文錢遞過去,孫母這才重新掛上笑臉。

“還算你有心,你和你哥他們互相扶持,娘和你爹也能放心。”

她收起錢,小心放好,看着那些碎布,這麼好的料子,要是做成衣裳穿身上,怕是得讓一村子的人羨慕。

雖然碎了些,不過做個頭花戴也好看。

又在揹簍裏翻了翻,看到那兩個竹筒,問:“這是啥東西?”

“這是我小姑子用中藥熬的洗頭水,別說,我小姑子這次回來,腦子比以前靈光多了。”

孫母冷哼:“還不是人家高童生教給她的,不然她能知道那麼多?要不說讀書好呢,咱家要有錢,我也送你兩個侄子去書院讀書。”

她話音一頓,道:“你是說你家這小姑子如今很能掙錢?”

“是啊,家裏現在這些都是小姑子琢磨出來的。”

“秀芹吶,你看,咱家這條件也就這樣,你家小姑娘能掙錢,那能不能借咱家一些?把這屋子修一修,再多建兩間屋子,你大哥家侄兒都十六了,正在相看人家,這屋子大一些,也能相看到好人家不是。”

“這……怕是不行,我家的錢都在小姑子那。”孫秀芹找了個理由搪塞。

去年公爹受傷,她爹孃可是一點表示都沒有,只帶了一捆青菜去看了看,眼下她要是敢提借錢的事,李二湖怕是要生氣。

“啥?爹孃兄長都在,輪的着她一個和離婦管錢?”

“李家人最寵愛我那小姑子,再說掙錢的法子是小姑娘出的,自然聽她的。”

孫母不屑的撇了撇嘴,孫家大兒媳眼珠一轉,立馬道:“秀芹吶,你那小姑子,又重新找人家了嗎?”

“沒有啊。”

孫母眼前一亮,她怎麼沒想到呢,讓她嫁給他們家,那錢還用的着借?

立馬接話:“你覺得你大柱表哥咋樣?”

孫秀芹眼睛瞪大:“你想把大柱哥說給我小姑子?我看你還是歇了這心思吧,我小姑子之前嫁的是讀書人,那眼光可高了。

大柱哥都快三十的鰥夫,家裏還有兩個孩子,我小姑子肯定看不上。”

“她一個和離婦,二手貨哪還值錢啊,歲數也不小了,還指望再嫁個讀書人?有人要就不錯了,你大柱哥雖說比她大一些,可年齡大知道疼人吶,模樣長的也不錯,她還有啥可挑的。

再說了,這婚姻大事,爹孃說了算,她同不同意有啥用。”

“娘,我家公婆最疼小姑子,婚事還就得我小姑子點頭纔行。”

孫母翻了個白眼:“你小姑子就是被你公婆慣的,不會討好婆家人,這才被嫌棄了,這性子再不改改,就算嫁給你大柱哥,也要好好教教她規矩。

你要是不方便開口跟你公婆提,那改天我帶你表哥去你們家坐客,讓他們相看一下,萬一你小姑子瞧上了呢。”

孫秀芹點頭:“也行,不過娘,我公婆和二湖的脾氣您也知道,別把話說的太直了,免得你閨女我在婆家難做。”

“娘知道。”

這時,院外傳來孩子的哭聲,正說話的幾人立刻走了出去。

就見小荷頭髮有些亂,哭的眼睛都紅了,孫家大兒子的女兒孫杏花坐在地上,也在哭。

李康護在小荷身前,瞪着表弟孫大寶。

李二湖這時也走進院子,見小荷哭,忙走過去問:“這是咋啦?”

李康道:“是杏花表姐想要妹妹頭上的絹花,妹妹不給,她就上手搶,大寶表弟還幫着搶,妹妹疼哭了,我就把他們推開了。”

孫家大兒媳臉色沉下來,扶起孫杏花。

一邊拍着她身上的土,一邊瞪着李康:“不就是一朵絹花嗎?咋就不能送給杏花了,小康你一個男孩子,咋能對姑娘家動手啊?還推姐姐和弟弟,你爹孃平時沒教你要讓着弟弟嗎?”

李康道:“大舅母,那大寶還是小荷的哥哥呢,他咋能搶小荷的東西?他們要是不搶東西,我會推他們嗎?”

“你這孩子,還學會跟長輩頂嘴了。”

李二湖沉着臉把兩個孩子拉到身邊:“小康只是說實話,咋?他說的不對?”

見李二湖臉色不好,孫母立馬上去斥責自家兒媳:“老大家的,小荷他們是親戚,再咋說也不能動手啊,秀芹還拿來不少好的碎布,剛纔還跟我說拿去給杏花他們做頭繩頭花呢,行了,秀芹一家好不容易來一趟,這都中午了,飯還沒做好,還不趕緊做飯。”

孫家大兒媳這纔不情願的又回了廚房。

孫母看向李二湖:“二湖吶,這孩子之間總會有磕絆,他們也不是有意的,杏花也沒見過絹花,許是瞧小荷戴着好看,自己想試試,你別生氣。”

李二湖見孫母打圓場,也不好再說什麼,只道:“孩子多了是會有磕絆,但也正好是教他們道理的時候,下次他們就知道咋做纔是對的,您說是不是?”

“你說的對,我會說他們的。”

孫秀芹嘆了口氣,一邊是孃家侄子,一邊自家閨女,她也不好偏幫誰。

這小荷也是,那絹花都戴了一段時間了,新鮮勁也該過了,給杏花戴戴又咋了,至於爲了這麼點小事跟杏花大寶他們鬧,讓自己難做?

回去得說說她。

浮動廣告
小慧同學陪你說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