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搬新宅(二)

發佈時間: 2025-09-20 16:16:23
A+ A- 關燈 聽書

走進大門,前面是‘鹿鶴同春’紋樣的影牆,左側是月亮門,穿過月亮門左側是一排倒座房,右側是垂花門。

穿過垂花門,就是寬敞的大院子,前面三間正房,左右兩側耳房,耳房前面臺階下是兩個小花池,裏面種了海棠樹。

東西兩側是大的廂房,還有廂耳房。

建了風雨連廊,就算下雨,也方便出入各個地方。

院子一側種了些翠竹,還種了梧桐樹,樹雖然還沒長大,但長後後就可以坐在樹下乘涼。

樹旁邊搭了個鞦韆,地上鋪了青石板,一點塵土也沒有。

從東耳房或者廂耳房處有兩個小月亮門,穿過去就是後院,後院更大,用青石磚鋪了幾條小道通往各處。

側邊建了一塊休閒的地方,有一處八角涼亭,周圍種了柳樹,翠竹,桃樹。

同樣做了兩架鞦韆。

另外一邊,劃出一塊小菜園,有一口水井,用水很方便。

西廂房的小月亮門穿過去,左邊一片空地,還有一處涼棚,用來做香皂,豆瓣醬這些。

在下風口處的角落單獨圈了起來,用來養動物,這樣味道也不會飄向主院。

當他們看到李家的茅房時都驚呆了,茅房就蓋了兩間,還分別標記了男女。

進去後,男女廁又隔成兩個小間,先不說茅房也鋪的青磚,就說這個坑爲什麼是那樣的?

好像是白瓷做的?

李晚月特意找陶瓷鋪子,花了不少錢,試了好幾次,這才按照現在的蹲坑,結合怎麼沖水,做了個特質的蹲坑器具。

廁所的牆上方支了個大的鐵質水箱,側邊有一個圓孔,用一個厚鐵片卡着圓孔,外面有一個把手和鐵片焊接在一起,可以操縱鐵片。

一根圓管連接水箱和蹲坑,蹲坑四周有幾個出水孔,裏面有銅管。

掰一下把手,水箱裏的水通過圓管流向蹲坑,再通過銅管出水,衝乾淨坑位。

衝淨後再掰正把手。

下面的管道一直延伸到後牆外,這樣到時候處理這些東西,直接去牆外就行了,不會弄髒家裏。

茅房和浴窒挨着,兩個浴室,每個浴室裏支了兩個陶質水箱,畢竟是要用來洗漱的,怕鐵質的生鏽。

一個水箱引的山泉水,另一個水箱,要洗浴時手動倒一桶熱水。

兩個水箱用一根圓管連接,圓管中間再連接一個竹管。

同樣用鐵片卡着圓管口,掰動兩處把手,可以調節水流大小。

相當於現代的花灑,可以用流水沖洗。

還做了一個洗手池,地下鋪了管道,水通過地下管道引到外面。

這面是靠着山腳的,李晚月也是費了不少心思,和城裏建工隊的人來回商量,嘗試,這才把山上的泉水引到這。

如果沒法引水,就只能每天挑水蓄水箱了。

衆人蔘觀後無不感嘆院子太漂亮了。

他們要是能住上這樣的房子,此生無憾了。

趙大發看着大發媳婦羨慕的眼神,道:“孩他娘,咱們很快也要建房了,雖然建不了這麼大的房子,但可以建個縮小板的,咱們把房子建小一點,也整個連廊,地上也鋪青磚。”

大發媳婦笑了,是啊,房子不用太大,夠住就行,到時候他們住的也是青磚房,那就夠了。

李有田和鐵牛他們也紛紛想着,趕緊攢錢,將來他們也要蓋這樣的房子。

大家來幫忙,自然不能讓人家白忙活。

做了六菜一湯,兩桌的量,他們沒有做大餐桌,做了兩個中等餐桌,這樣人少就坐一桌,人多分着坐就行了。

廚房和花廳做了分隔,竈臺有三口鐵鍋,一口鐵鍋專門燒水,另外兩口鍋做飯。

衆人邊喫邊聊。

張梅問:“素英吶,你這大門和主屋隔了這麼遠,萬一有人敲門,你們聽的到嗎?”

趙素英笑着回:“能啊,人家縣城的建工隊師傅說,大門上那個鐵環是特質的,門又面也加了一個配件,能讓聲音又大傳的又遠,外面敲門,裏面完全聽的到。”

“從你們這還真是長了不少見識,現在咱們也是有見識的人了。”

“可不是嘛,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現在孩子也在跟着學,以後比咱們強多了。”

“是啊,我家孫子回家後,還教我念呢,那位陳童生脾氣很好,對孩子也上心,童生娘子說話也是輕聲細語的,要是他們能一直留在咱村裏教書就好了。”

李有山道:“嗐,想那麼遠做什麼,萬一以後咱們村子裏的人中了童生,那不也能教學嗎?眼下孩子們能學知識就很好了。”

衆人紛紛點頭。

李有田問:“大山哥,你家啥時候辦暖房酒啊?”

李有山道:“過幾天吧,到時候提前通知大傢伙。”

衆人喫的心滿意足。

等其他人離開後,他們各自把自己的物件收進房間。

李晚月把衣服首飾歸置好,錢匣子則放進牀內側的暗格裏。

收拾好,她躺在小榻上,看着窗外,生活質量終於上來了。

有錢,有閒,生活舒適,可以做鹹魚了。

李家老宅

李老頭抽着悍煙,李有富皺着眉:“爹啊,大哥今兒搬家,都沒請咱們去坐坐,你瞧他那大宅子,裏面指不定多好呢。”

李老頭吐了個菸圈,睨着他:“咋?你願意去幫他們搬家呀?搬家又不是暖房酒,他辦暖房酒的時候要是不請咱們,村裏人就得戳他脊樑骨。”

李老頭此時心裏很複雜,早知道老大有出息,他死活也不能把老大分出去。

那樣的話,老大掙的錢,還有那大房子,就都歸他管,可惜啊。

更別說老大一家跟縣令大人關係好,有縣令撐腰,他們一家誰也不怕。

他打算跟老大修復關係,再怎麼說他也是李有山的親爹,以後多去老大那坐坐,緩和下關係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到時候讓老大給自己蓋個青磚瓦房,自己也能住的舒服了。

李有富心裏憋屈,可他再不甘心,也不敢找大房一家的麻煩了,誰讓人家有縣令撐腰呢,他們一家在這安平縣,怕是能橫着走啊。

李老太也不甘心啊,可也沒別的辦法,早知道有這麼一天,她就好好待大房一家了。

她道:“有富,你這說的什麼話,你知道你大哥他們搬家,怎麼不去幫他們,還用你大哥請你嗎?以後見到你大哥大嫂客氣些,別再找事,你大哥重情義,他肯定不會不理咱們的。

加上你大哥他們和縣令大人走的近,到時候對咱們祥宇也有好處。”

李有富也知道這意思,自從祥宇岳家知道大房一家和縣令走的近,對他們的態度都大變樣了,對祥宇也殷勤的很。

還來家裏送東西,以前除了過年的節禮,他們可是一點都沒露過面。

算了,反正鬧騰也得不到好處,不如換個法子,有老頭子在,大房總不能完全不管。

浮動廣告
小慧同學陪你說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