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將軍不可死於陰謀
窗戶早就壞掉,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窗框。
窗框上到處都是木條炸起的毛刺,只是那木刺的尖尖上,似乎有點點暗紅。
這點突兀本不明顯,但盛清寧的父親可是當年叱吒戰場的鎮國大將軍,她受其薰陶,對這些蛛絲馬跡最是敏銳。
那丁點暗紅,在這一室腐朽的襯托下,格外明顯。
盛清寧擡手,示意碧橋安靜。
如果真的有人,那人必定是個隱藏痕跡的高手。
她悄悄上前兩步,想要看的仔細一些。
剛一擡腳,便隱隱聽到布料窸窣的聲音。
方向不對。
不是碧橋和紅鯉。
盛清寧立馬收腳後退。
與此同時,一根削尖的木箭,從房樑上刺了過來。
盛清寧順勢後躲,同時擡手抓住木箭,視線看向房梁。
這一看,盛清寧還沒什麼反應,房樑上那人卻是驚叫一聲,似乎是怕傷到盛清寧,連忙撒手:“小姐,你怎麼會在這裏?”
等等,這聲音,好像有點熟悉。
剛剛搶過木箭準備反擊的盛清寧,手上動作一頓:“你這是……陳叔?”
盛清寧怎麼可能不熟悉。
陳叔是爹爹當年的舊部,上過戰場,也有功勳在身的。
若不是一次突圍中被傷了一只眼睛,也不會早早從戰場退下來。
陳叔眼睛不好,年紀又大,盛將軍不願意讓他乾重活,便許他一個輕鬆的差事。
他受不了京城的條條框框,所以毫不猶豫跑到十里客棧當了掌櫃,在這麼個又自在,離將軍府又近的地方,他十分滿意。
三年前,盛清寧履行婚約嫁進定遠侯府,陳叔得知情況,特意進京勸她三思。
可當時的將軍府,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盛清寧沒有別的選擇。
這一別,就是三年。
盛清寧也沒想到,再次見到陳叔,會是如今這樣的場景。
“陳叔,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麼?”盛清寧打量四周:“你一直守在這裏嗎?”
可這裏,怎麼看都不像一直住人的模樣。
就算捨不得十里客棧,也不至於客棧都這樣了,乾脆直接住房梁。
饒是盛清寧心思活絡,也猜不透眼下是什麼情況。
陳叔確定是她,鬆了口氣,艱難從房樑上下來。
落地的瞬間,激起一陣灰塵。
陳叔伏在地上,久久難以起身,咳嗽聲從一開始的隱忍,到後面簡直撕心裂肺。
盛清寧聽的心揪,連忙上前,親自扶起陳叔,嚇得他連忙往後一躲,都顧不上咳嗽了:“使不得使不得,怎敢讓小姐親自來扶?”
陳叔擡眼看着盛清寧,僅剩的一只眼睛,小心翼翼打量着她,下一刻似乎就要落下淚來。
盛清寧心頭一跳:“陳叔,這是怎麼回事?”
她看向陳叔那只原本壞掉的眼睛。
那只眼,盛清寧再熟悉不過,原本只是受了輕傷,雖然看不見,但外表卻與常人無異,只有細看之下,才能發現瞳孔上蒙了一層灰霧。
而如今站在她面前的陳叔,那只眼眶凹陷下去,明顯受了重創。
此時靠得近了,盛清寧更能嗅到陳叔身上的血腥味。
“陳叔,到底發生了什麼?”
盛清寧顧不得這滿地的灰塵,堅持上前,把陳叔扶到一個相對乾淨的地方。
陳叔手抖了一下,嘆了口氣:“小姐嫁入定遠侯府後,老奴就與小姐斷了聯繫,傳信入京,也是石沉大海,倒是定遠侯府的人,常到客棧裏來。”
“老奴經常從路過的行商手中,換些有趣的小玩意兒,想留給小姐,被那沈三小姐看見,硬要奪了去。”
“老奴不給,他們便以小姐做威脅,老奴只得將東西送了去。只是自那以後,便鮮少再換東西。”
“直到兩年前新皇登基,多方來賀,客棧里人也多了起來。”
“便在那時,老奴發現了一個人……”
說到這裏,陳叔聲音發抖,目露兇光。
那洶涌的殺意,不見半分掩飾:“我在人羣裏,看見了一個不共戴天的仇人。”
![]() |
![]() |
陳叔努力平緩着呼吸,幾乎用盡了全身力氣,才壓下心中暴怒。
“當年,便是那人在兩軍對陣之前,拿出一摞所謂的書信,斥責老將軍爲何言而無信,甚至還以錯信將軍爲由,處死了自己的隨身侍衛,惹得我方軍心大亂,將軍戰敗身死。”
“老奴一直以爲,將軍之死,乃軍心潰散所致。勝敗皆由命,將軍爲國而死,也算死而無憾,可是——”
怒氣翻涌,陳叔的聲音裏,夾雜着細碎的咬牙聲:“老奴竟看見那人與老將軍的副將相談甚歡,明顯熟識多年。”
盛清寧倏地站直了身:“你說什麼?”
身爲盛家的女兒,她堅信,爲國戰死沙場,是一個將軍的榮耀。
可如今她知道了什麼?
她的父親,很可能死於身邊副將的陰謀背叛。
盛清寧內心再也無法平靜,她咬緊牙關,緩緩呼出口氣:“是誰?”
當年那場大戰,軍中副將幾乎死光,只餘兩人,尚存活於世。
“兵部侍郎,劉豪。”
陳叔一字一頓地,說出這個讓他恨之入骨的名字。
“幾年過去,他居然都成侍郎了?”
盛清寧譏諷的笑了一聲,下一刻,又落下淚來:“爹爹他可以死,卻不能死的這般不明不白,那些真正該死之人,卻靠着偷來的功勳和腌臢手段,平步青雲成了侍郎。”
爹爹九泉之下,怎能安心?
碧橋氣的拳頭都攥緊了:“那狼心狗肺的東西,小姐,咱們這就去殺了他。”
“不,他不能死。”
盛清寧咬牙,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當年的他沒那個能耐,一衆副將中的平庸之人,他也配算計我爹?”
“留着他,待我挖出幕後之人,定不能讓他們死的太痛快。”
盛清寧幾乎咬碎了一口銀牙,才迫使自己冷靜下來:“陳叔,你如今這樣,不能再一直守着客棧了,隨我回京,這一身的傷,須得好生養着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