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嬤給顧雲澤上着眼藥,雖然顧雲澤不一定喫她這套,可是她知道錦鄉侯夫人也在裏面,
她瞭解錦鄉侯夫人,她是不會允許自己被人這麼輕視的,何況裏面還有個心氣兒高的不行的顧沁雪?
果然,在她說完這句話的時候,裏面的顧沁雪已經掀開了車簾子,朝着嬤嬤豎着眉氣憤的驚詫道,
“你說什麼?一個小小的門房竟然如此無禮?”
她還以爲會打開大門讓他們進去呢?
嬤嬤看了一眼顧沁雪氣憤的小臉兒,更加添油加醋的說,
“可不是,奴婢還沒有報家門的時候,那個小廝的模樣尚可,可是等到奴婢報了自己的家門,那個小廝的臉色一下就不好了。”
“奴婢看不知道沈家姑娘到底是怎麼跟家裏的下人說咱們侯府的壞話的,所以才讓下人這麼給我們臉色瞧。”
顧沁雪聞言都快要炸了,小臉兒氣的通紅。
“我就知道她不是什麼好人,作爲一個女子,既然不能容許自己的夫君有別的女子,
和離之後又在外面這麼敗壞我們家裏的名聲,我看她真是要翻了天了。”
她轉過頭對着顧雲澤說,“大哥。幸好你跟她和離了,要是你不跟她和離,還不知道我們家裏如今要被她給攪成什麼樣子呢?”
![]() |
![]() |
![]() |
然後又跟錦鄉侯夫人說,“母親,我們不能就這麼算了,要是今天就這麼被關在門外了,我只怕東西就真的要不回來了。”
想到自己的那些首飾珠寶,顧沁雪就一陣的心肝兒都疼,雖然那些東西不一定是沈璃偷的,
可是她就是看不得沈璃好過,一個和離的女人,居然也有臉問他們要東西,還要了那麼多,把母親的嫁妝都要了一半走。
這跟那個挨千刀的小偷有什麼區別?
也不知道大理寺什麼時候才能夠破案,顧沁雪想着想着,又氣又疼,只覺得自己都快要不能呼吸了。
錦鄉侯夫人臉色也不好看,她作爲一個當家主母,還沒有被別人給這麼下面子不讓自己進門過呢,
而且那個女人還是自己之前的兒媳婦兒,在自己的面前也是恭順的,如今卻不讓自己進門了,
這個天差地別的待遇,讓他心裏十分的不舒服,看着那道大門,冷聲吩咐,
“繼續叫門。”
她就不信,沈璃能夠一直不出來,要是她真的能夠一直不出來,那她就徹底的毀了她的名聲,讓她再也不能在這個地方待下去了。
……
……
“錦鄉侯府的馬車?”
沈璃覺得自己今天沒有什麼事情,就坐在院子裏面的池塘邊上,身邊兒擺着一根釣魚竿正在釣魚。
這個宅子買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有池塘了,她也沒有仔細的看過裏面是不是有魚,今天剛好就可以過來試一下了。
碧蓮在一邊兒看着平靜無波的池塘,回道,
“是呢,門房那邊兒是這麼過來說的,說是那個拍門的嬤嬤脾氣不好,朝着他大吼大叫的,
因爲小姐是從那府裏出來的,所以門房那邊兒也沒有讓人進來,就是把門給關上了,”
“如今那邊兒還在叫喚呢,也不知道是有什麼事情,小姐,要不要見啊?”
雖然碧蓮不知道那些人有什麼事情,可是沈璃知道啊。
沈璃嗤笑一聲看着自己的的釣魚竿,慢悠悠的說,
“你說他們能夠找我幹什麼?錦鄉侯府之前不是丟了東西嗎?估計他們也想要跟永義伯府一樣,想要過來找我賠償呢。”
碧蓮忽然就想起來了不久之前永義伯夫人帶着沈嫣然去錦鄉侯府找沈璃要東西的場景了。
如今只是角色換了一下,可是他們要東西的人可一點兒也沒有1換。
碧蓮氣的臉都紅了,看着沈璃那個風輕雲淡的樣子,更加替沈璃擔心了,她氣憤的說,
“這些人也太不要臉了,小姐,奴婢去把那些人趕走吧,不然讓他們一直在外面這麼叫着,對小姐的名聲也不好。”
聽到碧蓮這麼說,沈璃都笑了,“傻丫頭,我如今都已經和離了,哪裏來的什麼名聲啊?”
碧蓮對她這個說法並不滿意,替沈璃打抱不平的說,
“雖然和離的名聲不好聽,可是現在外面誰不知道是因爲顧家不做人,小姐這才和離的?”
“和離的事情跟小姐可沒有多大的關係,誰嫁人不是衝着好好的過一輩子去的?小姐如今受了這麼多的委屈,奴婢都看不過去了。”
她憤然的樣子讓沈璃覺得還挺暖心的,不過想到外面的那些人,皺了皺眉,然後捂着胸口一副快要暈倒的模樣朝着碧蓮伸出了手,
“既然他們都來了,我不見見也不好,碧蓮,快,扶我出去見見錦鄉侯府的人。”
碧蓮連忙伸出手來扶着她,臉上的神情還是濛濛的,小姐怎麼突然就變成這樣了?之前不是性子都已經變了嗎?
怎麼又開始突然柔弱了起來?
雖然這麼想着,但是碧蓮還是盲目的相信沈璃應該是有了別的想法的,所以扶着沈璃就往大門口去。
只是她們走的不快,慢慢悠悠的走到大門口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圍觀的百姓都在了。
雖然因爲錦鄉侯夫人帶着護衛他們不敢靠近,可是八卦因子是刻在人骨子裏的,哪怕是隔的遠了一些,
他們也想要看看爲什麼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馬車,會被攔在門外不讓人進去。
有人已經認出來了那是誰家裏的馬車,就在那裏低聲的小聲的跟旁邊的人說,
“你看看,那應該是錦鄉侯府的馬車。”
旁邊的人不認識字,也不懂什麼侯府,就是在看熱鬧,既然有人給他講解,他連忙問,
“我不認識字,也看不懂這個,就覺得他們的馬車挺大的,也很漂亮,這周圍跟着不少的人,
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就是不知道這是不是什麼錦鄉侯府的。”
“兄臺,你是怎麼認出來的這是錦鄉侯府的馬車的?”
有人捧場,說個的人就更加的來勁兒了,他端着說,
“我也是在家裏認過兩天字的,而且我家裏三姑奶奶的二表妹的兒子的女兒就在大戶人家裏做事,
也聽她回來給我們講過的,你們看看他們馬車前面的燈籠上面,不是一個寫着錦鄉,一個寫着侯府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