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颯給南瓜拿了些銅板。
“領着你們小夥伴,去村裏貨郎那,買些小零食,外邊玩吧!”
香瓜也有,和菱花梅子幾個開心地,出門玩耍去了。
周颯請王嬸和大牛哥夫妻進屋裏坐,又燒水泡茶。
“颯娘,這幾個月你究竟去哪了?咋也不往村裏送個信……”
大牛哥有些微微的責備之意,當初進山找人,可沒少費勁,連他都放棄了,以爲颯娘真的死了。
周颯早就準備好了一番說辭。
“本打算進山躲幾日,就回來。哪想到遇到黑熊,差點被拍死,是山中獵戶救了我。”
![]() |
![]() |
![]() |
“當時傷有點重,南瓜和香瓜又小,只能留在山裏養傷。”
“再後來又大雪封山,我只能等傷好全了再下山。”
哦這樣啊……大牛哥和王嬸幾人互相看看,好像也指責不了周颯。
“颯娘受苦了……幸好遇上那獵戶,是個好心人。趕明兒得好好謝謝人家。”
大牛哥好一會才說道。
王嬸恢復了謹慎卑微的模樣,在旁邊安靜地坐着,沒說話。
牛嫂還沉浸在母子幾人死而復活的震驚中,一直上下打量着周颯。
“你回來是大喜事,今天咱們三家得好好喫一頓。”
大牛哥擊掌道,回身吩咐牛嫂:
“家裏正好有幾只野味,還有過年剩下的鹹肉,你去,拿過來,好好整治一頓飯食。”
想了想有吩咐道:“樹底下埋的那罈子桂花釀,挖出來,我要好好喝幾杯!”
說到這裏,大牛神情有些遺憾,今日這麼大喜的日子,連個陪他暢飲幾杯的人都沒有。
羅石泉那個不爭氣的,爛泥扶不上牆。
娶了颯娘這麼好的女子,還摟着鍋裏的看着盆裏的。
唉!他若安生,等再過幾年,兩家殺回京城去,少不了他羅家一場富貴!
牛嫂不知道自家相公心中感慨,還扭扭捏捏地不情願。
家裏那些野味肉魚都拿到周家來,自家喫什麼?
大牛哼一聲,也是個眼皮子淺的!正要說她兩句,被周颯攔住了話頭。
“不用回去拿,家裏不是辦着喜事麼,竈下喫食多着呢!”
幾人恍然,不知是該生氣還是該樂呵。
牛嫂擡腳去竈間,不用出東西出點力還是可以的。
“你們歇着,我去整治幾個菜,快着呢!”
話說周颯一早張羅下山,正午在路上吃了點乾糧。
這會子也快到黃昏,還真有點餓,就沒攔着牛嫂客氣,任她去竈下忙活。
屋裏,周颯想起來一件重要的事情。
“大牛哥,救我們娘仨那獵戶孤身一人,住在深山裏。以前還有個老孃,去年他娘去世了,我想着讓他下山,到咱這裏落個戶,你看咋樣?”
這古代實行戶保制度,落戶必須有本村人擔保。
當初周家花了銀子,請村長作保,才讓三家人在羅家村落了腳。
“他救了你,幫他作保,自然應當,只是村裏人好口舌,是非多,若是知道你……”
周颯點頭,這一點她早考慮好了。
“我跟趙大哥打好招呼了,得讓大牛哥你受個累,就說他是你老家的親戚,家裏人都沒了,千里迢迢找到這兒來投親。”
“這樣你給他作保落戶,也說得過去。”
大牛哥略一思忖,便點頭同意了。
“他姓趙?”
“對,叫趙北辰,年歲跟你差不多,小兩歲吧比你。”
大牛哥捏了捏拳頭,應了。
“沒娶親?”
周颯搖頭。
“他說深山裏艱苦,外面的姑娘沒人願意嫁進去,就拖到了現在。”
倒也合情合理。
“行吧,他啥時候下山,你讓他直接上我家去吧!就別找你了。”
若找到周颯這兒來,被村裏人看見了,不知道又惹出什麼流言蜚語來。
有羅石泉這個孬貨在,周家夠多是非了。
周颯臉色一鬆,少武哥肯幫忙就好。
“他去了雲州府,說是有些事情要辦,妥了會過來,我讓他打聽你家來着。”
大牛哥點頭,救了颯娘和幾個孩子,三下五除二,等於是他張少武的救命恩人。
他們三家在這村裏勢單力薄,多個獵戶親戚,也是好事一樁。
周颯把這事交代清楚了,心裏鬆了一口氣,起身往竈間去。
“我去給牛嫂幫忙,幾個孩子怕是也快回來了。”
牛嫂能幹,這一會兒功夫,已經捯飭出六個菜了。
大肉都是現成的,蘿蔔燒肉,蘑菇幹筍燉雞,豆腐釀丸子,清蒸魚,還有一大碗鹹肉燒鵝雜拼。
羅石泉這娶親酒席,還真是下了血本。
周颯略帶嘲弄地笑了一聲。
牛嫂炒了個小白菜,周颯看看,沒啥要添的了,就動手煎了蛋皮,做了個菠菜蛋皮湯。
大人小孩,分了兩桌,熱熱鬧鬧。
王嬸還有些糾結,這要放以往,在京城裏,她是婢女,哪裏能跟主子小姐坐一桌喫飯?
還有男女也不能同席,不合禮數。
周颯扯了扯她袖子,讓她在自己身邊坐下。
大牛哥也說了:
“往日那些就忘了吧,都是上輩子的事情了,如今在羅家村,咱們仨家,得通力協作,才能把日子過好。”
王嬸擡袖子擦了擦眼睛。
周颯拿了羅石泉用來待客的喜酒,一人斟了一杯。
“今日高興,大家都喝點。”
大人這一桌只有牛哥一個男子,有點熱鬧不起來,周颯把南瓜招了過來。
“你算是咱家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來跟你牛叔喝一口。”
就喝一口,意思意思。
南瓜舉着酒杯,對牛叔說:
“叔,多謝你,這些年照看我們家,侄子先乾爲敬!”
說着一仰脖子,把那一口高粱酒給喝了。
熱酒辣乎乎地下肚,哪怕只一口,南瓜臉也蹭地竄起紅潮。
牛叔拍了拍他肩膀,一口悶了杯中酒,給他夾了一筷子菜。
“好小子,喫菜!”
王嬸嘆一口氣。
“要是王柱兒在就好了,還能陪少……陪上幾杯。”
她習慣了叫張少武少公子,差點就說漏嘴。
王柱兒是她兒子,在縣城給人打雜,一年也就過年過節回來幾天,媳婦在大戶人家幫傭,過年都回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