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羅家村做滷肉生意,起步資金不高,幾十兩而已。
周颯給了銀子和方子,萬事不管,只拿三成盈利。
如今到了雲州,找鋪子還有開店成本,可不是小數目。
周颯留了一千兩銀子給羅文林支配,他動用了六百兩。
當然最終都翻倍掙回來了。
盈利怎麼分配,他不敢自作主張。
“這樣吧,你和四娘每月拿三兩銀子的工錢,春燕拿二兩。剩餘盈利每個季度再分紅,你和四娘拿三成,春燕拿一成,我這邊還是交三成即可。”
周颯默算了下,如此分成,算比較公平吧?
在羅家村時除了交三成給她,剩餘盈利都拿來發工錢。
大家一視同仁,拿的數額都一樣。
可到了雲州,攤子大了,羅文林和許四娘擔負的事務繁雜得多,拿三成分紅,周颯覺得很公平。
羅文林自然沒有異議。
許四娘卻覺得,春燕只在作坊裏幫忙,一個月拿二兩月銀,再拿一成分紅,太多了。
周颯擺擺手,這些小事情,她不想多費口舌。
羅文林知道東家是做大事情的人,這一年幾十上百兩銀子,她根本沒放在心上。
說多了反而讓她煩惱,便用眼神阻止了許四娘。
送走了羅文林,周颯去後院看了看江黃兩位姑娘。
她二人在京城受盡折磨,本就體弱,一路奔波,竟是病了許久。
到了雲州,安穩修養了半個月,才漸漸好起來。
黃姑娘家裏做生意,她跟着父兄走過幾趟商途,頗有膽量與見識。
江姑娘則習得一手好女工。
兩人身無分文,一路都是仰仗周颯的面子,受林家照顧,心中早就不安。
![]() |
![]() |
![]() |
周颯問她二人打算,黃姑娘大着膽子說:“我二人商議着,想開一間繡鋪,也做成衣。”
周颯點頭,自己有志氣有魄力,想要自力更生,是好事。
她大手一揮,給了三百兩銀子做本金。
江黃二位姑娘感激不盡,周颯道:“好好經營,將來掙了錢,還我便是,不收利息。”
諸事安排妥當,她與趙北辰回了羅家村,想南瓜他們了。
曾嶠舒姐弟跟着周颯回了羅家村,她們一個九歲,一個六歲,正好跟着南瓜一起讀書。
大半年沒見,南瓜和香瓜都長高了,看到孃親,還有些不好意思。
香瓜過完年也八歲奔九歲了,已經褪掉了嬰兒肥,有些小小少女的影子。
王嬸把她教得很好,見了周颯,沒有像以前那樣撲過來。
而是像模像樣地行了個蹲身禮,問母親好,周颯笑銀銀地招手,她才依偎過去。
小腦袋在娘懷裏蹭了蹭,仰頭叫孃親,這纔有了些嬌兒幼女的嬌憨模樣。
南瓜就更不用提了,眼看十一歲,謝先生讓他明年下場考童生,一步一行,都是小小書生矜持穩重模樣。
周颯給王嬸,文林爹孃和幾個娃都帶了不少禮物,一一分了,又把曾嶠舒和曾嶠志喚來與衆人相認。
路上週颯已經問明白了,曾嶠舒她父親是個秀才,曾家在望州是大戶,嶠舒家原本也有幾十畝良田。
但是爲了供她父親讀書舉業,田地賣得所剩無幾。
她母親帶着丫鬟做繡活,一年能掙些銀子。
嶠舒和嶠志跟着她父親唸書,六歲的嶠志倒也罷了,不過是開了蒙而已。
嶠舒竟然《四書》都讀得差不多。
難得她父親不迂腐,沒逼着女兒讀《女戒》《女訓》,倒是把她當作男兒一樣教。
趙北辰考問了她姐弟一番,與周颯說這一雙孩子資質不錯,送到謝先生手裏好好教導,將來必有大用。
周颯也喜歡嶠舒明慧懂理,小小人兒,帶着弟弟,頗爲周到老成。
“以後嶠舒就跟着憶香一起住吧,嶠志讓他跟着憶南哥哥去書院住。”
老將軍在別院單獨劈了個小院子出來,給謝先生和他母親住,同時也做書院。
林霄月走後,女學就基本停了,她倒是嚷嚷着想跟周颯一起回羅家村,繼續開女學,訓練女子護衛隊。
雲州將軍府裏,哪有羅家村自在快活。
可林二叔一家,還有姑母和淑雲剛到雲州,老將軍和老夫人讓霄巖霄月多照看陪同她們,習慣雲州生活,林霄月也不好離開。
只悄悄跟周颯說好了,“女學先生的位置千萬給我留着,我三月,最遲五月就回去。”
照南越律法,女子十八須婚嫁,若滿了十八還未嫁人,就由官府配人。
林霄月身份貴重,又與京城謝家定了親。
如今回了雲州,誰也不知道謝家已經被抄家懲處。
林霄月趁機跟老將軍老夫人說,她不打算嫁人。
老將軍拿她也沒辦法,再說一時半刻,也找到合適的人與她婚配,只能先讓她任着性子折騰。
周颯倒是覺得,林蕭月不嫁人也挺好的,想幹啥想幹啥。
在羅家村盤桓了幾日,周颯與趙北辰上了懸崖。
天湖水位也降低了許多,全年乾旱,連高山積雪都變薄了,很多地方露出黑黝黝的岩石崖壁來。
兩人巡查了一圈,大峪山南麓很多樹木都枯了,原本漫山遍野綠草如茵,而今枯黃一片。
周颯默默盤算着,到四月再融一次冰川積雪,將雲定湖灌滿,就可以將雲定宣三府的出水口截流,南麓瀑布打開。
兩人雖然都領着都尉職務,拿着軍中俸祿,林霄雲卻信守承諾,並不限制他們行蹤。
左右四月前無事,兩人在山崖上逍遙自在,快活無邊。
甚至都不用自己下山去打獵,自有蒼穹和霞羽把野兔野雞什麼的,送上來。
日子倏地飛走,林蕭月等不及四月,三月底就回了羅家村。
桃花也回到羅家村,李四嬸派人送信,將她叫回來的。
肖強找媒人上門,向桃花娘李四嬸提親了。
把李四嬸高興壞了,腿一軟,差點摔一跤。
想當初,她差點爲了十兩聘銀,將桃花許給了臨村那個比她大十幾歲的鰥夫!
這可是肖百戶啊!聽說在雲州有宅院商鋪,在老家還有田地!
李四嬸慌不及地就答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