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宛如春枝

發佈時間: 2025-10-09 12:52:05
A+ A- 關燈 聽書

真正被愛過的女人,身上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氣質。

淡泊,溫柔,內心充滿力量。

那是根植於愛的沃土開出的花蕾,無懼風雨,歷久彌新。

就像眼前的趙梅英,小小的女子,瘦弱的身子,卻氣質挺拔,彷彿沒有什麼能再把她摧毀。

姜杏上前,一把抱住了她。

兩個人拉着手坐在窗邊的榻上說心事,賀咫悄悄退了出去,命紅玉泡了熱茶送進去,又吩咐廚房做了幾樣點心。

他站在廊下,仰臉望着天空深吸了口氣。

趙楹拜託給他的這件事兒,順利解決了。沒有辜負朋友的託付,這感覺真好。

花廳內,姜杏給趙梅英倒了杯熱茶遞過去,擰眉反問:“你剛才說什麼,我沒聽清。”

趙梅英提高音量,重複道:“我說,我想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姜杏忽閃着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問:“什麼有意義的事兒?”

“具體沒有想好,總之,我想幫助更多的女人和孩童。”

姜杏眼前一亮,訕笑道:“不瞞你說,我眼前遇見一樁麻煩事。”

趙梅英哦了一聲,有些不太相信,揶揄道:“天底下還有賀副指揮使解決不了的麻煩?”

姜杏搖頭:“不關他的事兒,是我遇到了些麻煩。”

“你的麻煩,不就是他的麻煩嗎?”

“不關家裏的事兒,只關乎杏林春。”

姜杏嘆了口氣,一五一十把近日遇見的麻煩,說給趙梅英聽。

十多天前,小夥計早起開門做生意,打開鋪子大門時,發現門外靠坐着一個身着緇衣的尼姑。

那尼姑五十多歲,身形瘦小,套着一件破舊發白的棉緇衣,瞧着十分可憐。

她自稱走了一夜下山買藥,小夥計殷勤招待,把她帶進店裏,熱水茶點奉上。

誰知,她竟然要買藏紅花,而且數量很大。

藏紅花乃活血化瘀的精品,在婦人之中尤其有名,常用於墮胎。

一位斷了七情六欲的尼姑,為何要買大量的藏紅花?

實在讓人遐想聯翩。

掌櫃的生怕惹下麻煩,便撒謊說店裏沒有,讓人把她轟了出去。

誰知,那尼姑竟躲在暗處,等姜杏到了店裏時,直接衝出來攔住她,向她求助。

姜杏聽了雙方的話,不由也為難起來。

她問那尼姑,為何要買那麼多的藏紅花。誰知那尼姑竟然坦承,是為了給姑娘們墮胎用的。”

趙梅英聽得目瞪口呆,問道:“佛門淨地,哪來那麼多未婚先孕的姑娘?別是她做了什麼壞事,脅迫姑娘們……這種人沒得澱污了佛門淨地,該報官查一查才是。放過一個壞人,不知道會坑害多少無辜的人。”

姜杏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便派人偷偷去報了案。誰知京兆府派人過來查案,我才發現自己多麼狹隘。”

“難道另有隱情?”

姜杏點頭。

“你快說說。”趙梅英饒有趣味地催促。

姜杏:“那尼姑名叫慧清,出家在城外的臥佛庵。”

趙梅英想了想,搖頭道:“沒聽過。”

姜杏:“臥佛庵在京城西南六十里外的臥佛山上,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據說是很小的一個尼姑庵,原先慧清還有師父和師姐,隨着她們離世,如今只剩下她自己。”

“慧清師父也是一個可憐人。”

姜杏點頭,“三年前,她救下一個未婚先孕跑到山裏自裁的姑娘。那姑娘在庵裏住了幾個月,生下孩子後,把孩子託付給她,自行離開。”

趙梅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她等於救了兩個人,真是積德行善的好事。”

“誰說不是呢,從那以後,臥佛庵名氣大增,有相同困擾的姑娘,專門跑去投奔她。”

趙梅英皺起了眉頭,“雖說我佛慈悲,到底是佛門淨地,庵裏大肚子的孕婦,嗷嗷待哺的孩子多了,豈不是讓人誤會。”

姜杏附和,“說的是呢,有男人聽說後,污衊慧清脅迫女孩們從事不良行業,還說她販賣幼童,以此牟利。那些人衝上臥佛庵,打砸一番,揚言如果再敢進行下去,便要把她送官。”

趙梅英撇嘴,“難不成那男人便是佑哄姑娘偷吃禁果的渣男,不滿尼姑救人,故意報復?”

姜杏:“極有可能。可他們既然是渣男,自然是不分好賴的。慧清師父惹不起,只能屈服。只好下山來買藏紅花,以幫助那些需要打胎的姑娘們。”

趙梅英:“如此一來,豈不是在殺生?慧清師父心裏必定很過意不去吧?”

姜杏點頭,嘆了口氣。

“我想幫她,可能力有限,不知該如何下手。”

趙梅英:“如果我加入呢?”

姜杏笑了,“那敢情好,你是皇家女,誰敢與你作對,有你給慧清師父撐腰,必定沒人再敢過去搗亂了。”

趙梅英點頭,“擇日不如撞日,明天咱們一起趕往臥佛庵,實地考察,制定方案。你最好幫忙起個好聽的名字,我回頭稟告給皇后娘娘,有她支持,咱們能更順利。”

姜杏想了想,鄭重道:“不如就叫春枝計劃吧。”

“作何解釋?”

“未婚先孕的姑娘,她們只有十幾歲,大多沒有父母親友的幫襯,就像歷經嚴寒的枯枝,沒有庇護,獨自經歷風雨。

咱們幫助她們,如同讓枯枝逢春,可以讓她們的生命重新煥發生機。所以,起名春枝計劃。”

“名字起得真好。”趙梅英由衷讚歎。

第二日,她們兩個便帶人去了臥佛庵。

雖然早就做了心理準備,依舊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一座小小的尼姑庵,竟然住着幾十號人。

一位老尼姑,七八個大肚子待產的姑娘,還有十幾個兩三歲大的孩子。

孩子們面如菜色,大腦袋,細身子,瞧着跟豆芽菜似的。

慧清瞧出趙梅英的質疑,忙解釋。

“庵裏原本香火就不旺,自從孩子多了之後,附近百姓避諱,也都不來燒香拜佛了。我們只能靠日常種植的糧食蔬菜過活,可大人少孩子多,力氣有限,產下的糧食蔬菜,也只能維持餓不死的水平。”

慧清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我佛慈悲,慧清無能,實在是罪過罪過。”

姜杏忙安慰:“您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已經很不容易了。您的大善,佛祖看在眼裏,記在心上。您一定有後福,肯定會長命百歲的。”

正說着話,庵外闖進來一夥男人,凶神惡煞一般,見人就打,見東西就砸。

浮動廣告
小慧同學陪你說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