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聞言一驚。
別的話都沒仔細琢磨,只那句“僞君子”就叫他憤怒非常了。
“大膽宋氏!你竟敢在殿上辱罵吾!”三皇子厲聲道。
宋明禮卻不卑不亢,“三皇子,難道忘了嗎?你乃皇室,乃天家之人!”
三皇子冷笑一聲,“是啊!吾乃天家人,我看是你忘了!”
“天家人,天下百姓,都是天家的子民!”宋明禮轉向皇帝,頷首道,“天下人皆要仰賴天家恩典。”
“倘若天家之人,如此沒有擔當,有錯不敢認,只為顧全自己的臉面。”
“對待自己的妻兒尚且如此無情,對待天下的子民,又當如何?”
三皇子聞言一怔,“你……”
這,這不是一檔子事兒!
宋明禮這是胡攪蠻纏!
他說的是,她身為女子,卻不守婦道,與別的男人生下孩子的事兒!
怎麼就扯到他沒有擔當,而靖王有擔當,敢認錯上頭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靖王當年被人暗算,做下錯事。”
“但如今靖王得知當年事情,敢於捨棄王爺的臉面,認錯負責。”
宋明禮邊說,邊屈膝跪地,“皇上便是要處死臣女,在臣女心中,靖王亦是英雄。”
三皇子怒視宋明禮。
這女人,簡直混淆視聽!
說的是她不守婦道的錯,她可倒好,把所有的錯,都推到靖王身上?
“呵,說的比唱的都好聽,都是靖王的錯!你沒有錯嗎?”
“我們現在說的是你!你一身污點,不守婦道,你佩服靖王?你怎麼不說,你惦記靖王?”
宋明禮眨了眨眼睛。
楚宴辰已經嗤笑出聲,“原來三哥什麼都不知道,就在這兒胡亂攀咬,瞎出主意。”
“也是本王的錯,這件事,當還明禮以清白。”
“求父皇將此事背後隱情公開,公開審理顧青山,以證明禮清白。”
三皇子聞言一愣,他錯愕看着自己這四弟。
他並非不知真相……他只是沒想到,老四竟然真的願意獨自扛起一切過錯?把宋明禮摘出來?
“你……老四,你可想清楚!”
“宋明禮若是無辜,你就是強佔臣子之妻的罪人了!”
楚宴辰就算是所謂“有擔當”,也不能把自己往坑裏按吧?
三皇子十分懷疑地盯着他。
殿中忽而響起孩童稚嫩的聲音。
“皇上,如果審出真相,證明孃親無辜,景佑是不是,就不會被人罵野種了?”
童聲稚語一出,殿中霎時一靜。
皇帝心中莫名一揪。
他皇帝的孫兒,竟要被人罵野種!
“審!公開審理!”皇帝沉聲說道。
三皇子聞言,眼睛微眯。
倘若公開審理,宋明禮確實無辜,她被送上他人牀榻之時,她已被最親近的人算計。
但這事兒,絕不能輕易揭過!
既然宋明禮無辜,那靖王就不能無辜!
“兒臣聽聞,顧氏一家,正關在刑部大牢,不如就命刑部審理此案吧?”三皇子拱手道。
刑部侍郎李少春,是他的人。
只要人在刑部手裏,審案的主權在刑部,他就有把握讓楚宴辰脫上一層皮!
楚宴辰不是要護着宋明禮嗎?
皇帝正欲點頭。
楚宴辰拱手道,“啓稟父皇,兒臣還有一請求。”
“老四,做人得有分寸,不能仗着父皇疼愛,就貪得無厭。”三皇子搖頭笑道,“父皇已經答應你,嚴審此案,你再提過分要求,就不合適了。”
楚宴辰沒搭理他,“宋明禮懇求休夫一案,與此案相關,求父皇恩准兩案同審。”
三皇子一聽這話,暗暗高興。
這下好啊,兩個案子放在一塊兒,可操作的空間更大。
“求父皇將此案下發大理寺,並着三司會審,方顯公正嚴明。”楚宴辰拱手道。
三皇子聞言一愣。
三司會審是當朝最嚴厲的審判制度,須得刑部,大理寺,御史臺各派一名官員共同審理。
凡遇重大案件,便動用三司會審制度。
三皇子想要開口,一旦三司會審,李少春能下手的地方就微乎其微了。
但此案涉及皇室,還能說不是重大案件嗎?
三皇子皺着眉頭,沉聲道,“倘若審出結果,確實有宋氏或老四你的過錯,你身為王爺,又當如何?”
楚宴辰眼睛都不眨,“兒臣甘願被削去王爵,貶為庶民。”
三皇子強壓下嘴角,心中暗喜。
“若是我爹孃無過,三叔這般咄咄逼人,可願當衆向我爹孃道歉?承認自己沒有擔當,且小人之心?”
坐在皇帝大腿上的景佑,忽然跳下地,他不過比御案稍高一點兒。
此刻他看着三皇子,卻氣勢逼人。
三皇子暗暗吸了口氣,這還用查?還用驗?
這孩子渾身的氣勢,包括那凜冽的眼神兒,都是老四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還有那股子討厭人的勁兒!
“呵,大人說話,你小孩子插什麼嘴?”
三皇子半開玩笑道,“而且,你這麼跟三叔說話,可沒教養啊。”
“孔聖人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當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景佑氣勢絲毫不弱,“三叔若慈,我必報以孝。三叔不慈,何故責怪我?”
三皇子被景佑懟得啞口無言。
不是,這小孩兒才幾歲呀?
就敢盯着他的眼,這麼回敬他,還能引經據典?
這小孩兒就差指着他的鼻子說,你不配了。
三皇子臉色難看。
皇帝卻哈哈大笑,“好好好,景佑說得有道理。老三啊,修身立德,方能讓人敬之。”
![]() |
![]() |
![]() |
“……是,父皇,兒謹遵教誨。”三皇子恨得咬牙切齒。
沒想到,景佑還沒忘了剛才那一茬。
“所以,三叔敢答應嗎?”景佑又提。
三皇子:……
眼看父皇非但不攔着,還審視地看着他。
三皇子暗暗磨牙,“吾有何不敢?”
“一言為定。”景佑衝他勾了勾嘴角。
他這副樣子,真是像極了令人討厭的楚宴辰!
皇帝沉銀片刻,竟點點頭,“命三法司與繡衣使共審此案!”
三天後,在大理寺衙門,公開審理此案。
三皇子有心叫楚宴辰和宋明禮丟人現眼,所以叫人在京都散佈消息。
公開審理這天,大理寺衙門外,人滿為患。
比趕廟會的人還多。
幸好與本案有關的人,已經提前到達大理寺,現在都在等候升堂。
皇上與宸妃娘娘,也微服前來,此時正在後堂。
“不必顧及朕,朕絕不影響你們審案,一定要秉公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