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你對這些倒是清楚。”
葉錦棠語氣平靜,要是沒有剛才的事她確實可能將人一同送進去。
可現在她改變主意了。
能在危險的時候,下意識擋在前面的,足以證明這周正是可用之人。
而她當下恰好缺少這類。
“周正,那你將藥鋪的情況說說。”
葉錦棠來到石頭椅上坐下。
周正已經做好葉錦棠問罪的準備,卻沒想她竟是先問藥鋪。
在愣神片刻,很快將鋪子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也就是說鋪子現在最缺的就是銀兩,那為何你不將這些事向我稟報?”葉錦棠問。
以原主的性子,要是知道這些絕不會坐視不管。
“夫人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有想過將事情稟報您,可每次去都會被侍衛阻攔。”
“有一次甚至被管家帶着人打了出去。”
周正嘆了口氣,“那些人還說,這都是夫人您的意思,讓我們有什麼事自己解決。”
“也是因為這樣,我們也不敢再打擾夫人您。”
“荒謬,我家小姐從沒有說過這種話,一定是那管家自己的意思!”
綠荷聽着氣憤,侯府這些人尤其是那管家平日裏仗着老夫人名頭作威作福也就罷了。
如今既還敢污衊自家小姐的名聲。
簡直是可惡。
周正錯愕,在聽到綠荷的話後有些激動。
“我也相信夫人絕不會如此,只是我們見不到夫人……”
![]() |
![]() |
![]() |
“你去將賬本取來。”
葉錦棠說道。
周正也不敢有任何耽擱,很快將賬本放在葉錦棠面前的石桌上。
“夫人這些賬本的開支,小的每一筆都有做有標註,還請您過目。”
葉錦棠拿起最上面的一本,正如周正所說,賬本上從藥材的克數到價錢,都有明確的標註。
足以證明記錄賬本的人用心。
葉錦棠又將後面的賬本查看了一番,對藥鋪的情況也有了大體的瞭解。
“這些賬本可都是你在負責?”
“是。”
周正應道,“自從夫人您將掌櫃的位置交給小的後,小的不敢有一點疏忽。”
葉錦棠點頭。
“要想平鋪子先前的欠債還需要多少銀兩?”
相比酒樓和胭脂鋪,她顯然對藥鋪更有興趣,最重要的是她會醫術,若是能借着藥鋪掩護,在醫治上會更加的順理成章。
“還……還需要三千兩。”
“我給你五千兩,三千兩用來將虧空還上,至於剩下的兩千兩有什麼缺失的補足,還有我準備將鋪子改造,將中間那部分隔開,設立能夠醫治的地方。”
周正懵了,顯然沒想到葉錦棠會答應的這麼快。
在聽到葉錦棠的要求後,更是有些不確定的詢問,“夫人,您的意思是要將鋪子改為醫館?”
綠荷似是聽明白了,對周正道,“小姐的意思應是在藥鋪的前提上加上醫治的地方。”
“這樣的話便需要大夫。”
“這幾天你貼告示請兩位大夫,等招到人帶到我這兒過目。”
周正徹底懂了葉錦棠的意思,既驚歎夫人的想法,又有點擔心自己的能力。
“當然,若是銀兩不夠,或者有什麼無法解決的事你儘管告訴我,或者綠荷。”
“晚些時候,我會將五千兩取來。”
周正心情很是複雜,也不知怎的直接問出聲,“夫人,經過剛才的事您就不怕小的也像他們一般?”
葉錦棠笑道。
“若是你跟他們有一樣的心思,他們就是你的下場。”
“我現在所提的這些,若是你有顧慮你可以拒絕,也可以離開,我絕不會阻攔,可若是你應下,又陽奉陰違,我也絕不會心慈手軟。”
“今日你可以考慮,明日再告訴我你的決定。”
“夫人只要您不嫌棄小的,小的願意一直在鋪子。”
周正眼神堅定,對着葉錦棠回道。
“當初若沒有夫人收留,小的早就餓死街頭,從那一刻起小的便發誓要永遠忠於夫人。”
“能得夫人信任是小的幸運。”
葉錦棠注視着周正,在沉默半響後臉上露出笑容。
“好。”
“往後這鋪子不管發展到何種境地,你都是這兒的掌櫃,我所給你的銀兩並不會少。”
“多謝夫人。”
周正對着葉錦棠再次行禮,語氣中滿是感激。
在鋪子裏待了一會,確定沒有什麼可要交代的地方後,葉錦棠這才帶着綠荷離開。
一路上,綠荷緊跟在葉錦棠身旁,每次擡頭看向她時似有什麼想問,又低下頭。
葉錦棠將這些看在眼裏。
“有什麼事直說便是,綠荷,你什麼時候也變得如此瞻前顧後。”
綠荷一驚,這才注意到葉錦棠的目光正看着她。
“小姐,奴婢只是想若是鋪子要改為抓藥和醫治一起的,周正為掌櫃,那您呢?”
在綠荷看來,葉錦棠既來到這兒,定是有意接管鋪子的,可現在卻讓周正……
“你是覺得我方才的決定太過草率?”
綠荷連忙解釋,“小姐,奴婢沒有質疑您決定的意思,只是……”
“讓周正為掌櫃是因為他這兩年將賬本以及旁的事處理的很好,哪怕在一些事有虧空也並未推卸。”
“至於旁的那便是後面的事,我自有考量。”
葉錦棠只跟綠荷解釋了個大概,並未太明確。
她收回鋪子,可要讓她成天待在這裏是斷不可能,這個時候便需要一個管理者。
不管是藥鋪還是醫館,勢必要對藥理有一定的瞭解。
而周正當下正適合。
綠荷點點頭,看向葉錦棠的目光滿是崇拜。
“小姐您真厲害,尤其是那塊競賽,官府的人在看到時腿都軟了,二話不說的就跟奴婢前來。”
綠荷說話時卻聽到不遠處傳來呼喊聲。
“你們放開我閨女!”
“來人啊,快來人,有沒有人管管這羣強盜。”
順着聲音的來源看去,只見着一婦人追在一輛馬車後面,卻因腳力不濟摔倒在地無助的朝周圍呼喊道。
只可惜周圍的人都遠遠的站在一旁,雖是朝婦人投去同情的目光,卻沒有一個上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