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第一天,豐耕縣衙只總結了部分扶貧成果。
但僅僅是這樣,就已經成功讓那些之前根本不屑的老大臣們閉嘴了。
他們離開縣衙回客棧的路上。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所有人都沉默的不說話。
甚至,沈琅今日大受震撼,連馬車都不坐了,徒步而行。
吹吹晚風,看看稻田,消化一下今天接收到的信息。
池朔同爲一國之君,他非常理解沈琅此刻的心情。
因爲盛朝有林寶初這樣一個人而感到慶幸,又因爲她太過出色,而感到慚愧。
池朔嘆了口氣,故意用輕鬆的語氣。
玩笑說:“今天說的還只是扶貧和城裏的事兒,不知道明天駐村又有什麼樣的驚喜。”
別忘了,豐耕縣的十二個村子還沒彙報呢。
聽說村子裏開展的工作也不少。
他們今晚還睡得着嗎?
沈琅負手走在田野邊,沒有說話。
是啊,還有十二個村子沒聽呢。
但他怎麼感覺,今天一天聽到的,比他在盛京城學了十幾年的治國之術,還要有用呢!
–
翌日。
會議繼續。
但縣衙大門口的橫幅,已經由昨日的《豐耕縣首屆脫貧攻堅迎檢總結與展望大會》。
變成了《預祝豐耕縣首屆脫貧攻堅迎檢總結與展望大會圓滿結束》。
沈琅看到橫幅,不禁失笑。
“還挺有始有終的。”
經過昨晚的一番深思,他已經接受豐耕縣的‘不同凡響’了。
哪怕是一條橫幅。
今天的會議從商卓開始。
商卓上任不過七個月,政績都在進行中。
不過兩炷香的時間,他就說完了。
今日剩下的所有時間,都是駐村工作隊的。
從小溝村開始,每個村子的駐村代表上前總結自己村子裏的工作開展情況。
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村子的地理特點、人口組成情況、田地開墾、駐村產業、道路修整、幫扶政策、茅房入院、掃盲等等。
通過他們的報告,大家對村子的發展情況,都心中有數了。
池朔不禁發問:“你們下鄉駐村八個月,就做了這麼多?”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最後一個做報告的是大溝村的任音。
她非常冷靜,也非常專業,“因爲在我們的身後,有縣衙給予我們完全的支持。”
駐村所做的這些事情,需要非常大的百姓號召力,與極其強大的經濟支持。
而這兩樣,豐耕縣衙都有。
林寶初帶領大家扶貧四年多,縣衙的影響力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滲入每個百姓的心裏。
所以只要是以縣衙的名義開展工作,百姓們都會配合。
且夾道歡迎。
“可這得花多少錢啊!”池朔不敢想。
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都投到林寶初身上。
因爲他們都知道,豐耕縣衙強大的經濟支持,有一半來自於她。
別看林寶初好像很多時候都不在縣衙,把扶貧的事情都丟給其他人去做。
但實際上,整個豐耕縣衙、整個豐耕縣能有今天,都是她拼出來的。
她把荒地種滿,把荒山變果林,把水蠍子搬上餐桌。
養豬、養兔、養牛蛙,種菜、熬糖、辦廠子。
林寶初在做這些的時候,也未曾丟下百姓們。
開放糧種,發售投資份額,帶頭致富。
什麼都讓百姓們摻一腳。
在縣衙財政喫緊的時候,也是她站出來,用自己的銀子幫縣衙渡過難關的。
她是豐耕縣的大財主,更是豐耕縣的女財神。
林寶初看着那一雙雙感激的眼神,她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故作滿不在意道:“別看我,我反正沒虧本。”
她最怕這種肉麻的場合了。
好好開會不行嗎?
非要煽情?
任音將衆人拉回正題上,“我們大溝村的駐村工作目前領先於其他十一個村子,但我們不會驕傲,會與大家齊頭並進的。”
“以上,是我們大溝村的總結報告,感謝傾聽。”
辦事大廳內,響起掌聲。
爲時兩日的脫貧攻堅總結大會,在此刻,走進尾聲。
“寶初,讓大家把這手上書寫的報告都抄一份給朕吧。”沈琅說。
他要拿回去好好看看。
“沒問題。”
林寶初轉身下去交代。
會開了整整兩天,就算是坐着聽,也夠累人的。
所以會議一結束,大家都不肯在縣衙多待一刻,全都走了。
明天駐村工作隊還要下鄉,他們早早就回去歇息。
各村村長也將在客棧待到明日,到時和駐村隊員們一起回村。
林寶初和沈戟、商卓還留在縣衙。
趁着這次駐村工作隊和各村長都進城了,林寶初昨日就跟各村要了各州縣公派學習的考覈表。
嚴森他們的第一次考覈,來了。
考覈由村委與縣衙共同評分。
所以這會兒,三人正在做這個工作。
還得寫評語。
沈琅不知爲何去而復返,又回到縣衙來。
看到三人坐在一起討論着什麼,說得很熱鬧的樣子,他便沒有出聲兒。
而是站在門口看。
林寶初雙手託着下巴,眼睛閉着。
明明累得眼睛都睜不開了,還堅持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他們對自己的家鄉沒有建議也正常,才第一個月,咱們放低點要求。”
在考覈表上,有一項駐村心得,與對家鄉的建議或想法。
嚴森他們才接觸駐村扶貧一個多月的時間。
還在適應期,怎麼可能有什麼建議或者想法。
“硬要讓他們寫,反而會適得其反。”
寫工作心得,最怕的就是沒有還硬寫。
![]() |
![]() |
到時候,爲了圓這個事情,他們不知道要在報告上做多少假呢。
所以林寶初還是覺得,別要求太高。
慢慢來。
——分割線——
離完結不遠啦~